首页光辉历程│开国将帅│军事思想│政治工作│光荣传统│军兵种概览│武器装备│军旅文苑


━━━━━━━━━━━━━━━━━━━━━━━━━━━━━━━━━━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粉碎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的战役。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同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后 迅速调转兵力,组织对红军和苏区的“围剿”。蒋介石指令其驻江西的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11月2日,鲁涤平将其2个师又1个旅和由湖南、河南省调到江西省的5个师编为3个纵队,开始向靖安,上高、高安、樟树镇、临川、南昌等地集中。此外,湖南何键令第19师进驻宜春,配合鲁涤平所部的行动。

  10月下旬,红军第一方面军约4万人,正在清江至分宜段的袁水两岸地区活动。在查明国民党军准备发动“围剿”的情况后,中国共产党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依据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实际情况,提出红军应先向苏区内退却,依靠苏区人民的支援和有利的地形条件,发现和造成敌人的弱点,使敌我兵力对比发生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变化,然后集中兵力实施反攻,各,个歼灭敌人于运动中,以粉碎敌人“围剿”。这就是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10月30日,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罗坊会议上通过了这一方针,并决定红军主力东渡赣江,在地形、群众条件较好,且便于尔后发展的赣江以东地区作战。据此,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中共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和省苏维埃政府,对红军和苏区人民进行政治动员,组织人民实行坚壁清野,部署游击战争,建立支援红军作战的组织等反“围剿”的准备。11月5日前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以第3军留在赣江西岸监视敌人,率第3军团、第4、第12军东渡赣江,转到新淦(今新干)、崇仁、南城、宜黄、乐安、永丰之间地区,做群众工作,筹措给养,训练部队。

  5日,鲁涤平3个纵队开始进攻。7日,分别进到清江、新淦、新喻(今新余)、分宜等地。红军已先期转移,国民党军扑了空。鲁涤平发觉红军东渡赣江后,即以主力转向赣江东岸推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国民党军大规模进攻开始后,红军即以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迟滞、消耗、疲惫、迷惑敌人,主力于11月中旬分别从赣江东面的新淦、崇仁、南城、宜黄、乐安、永丰之间地区和赣江西面的路口、油田地区,逐次向苏区中部转移,12月中旬到达平田、砍柴冈、安福圩地区,隐蔽待机。

  11月18—20日,鲁涤平各纵队分别进到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城等地,结果又一次扑空。此后,鲁部即在上述各地进行“清剿”。12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亲自组织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这时,其总兵力已达11个师又2个旅共10万余人。为了加强指挥,蒋介石设立了“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鲁涤平兼主任。其部署是,以第6路军第24师由蛟湖向东韶、洛口,宁都进攻,第8师由黄陂<宜黄南30公里)、南丰之线向广昌、宁都、雩都(今于都)进攻,归该路军指挥的第56师经建宁向石城推进,第49师和暂编第2旅向瑞金、会昌推进;第9路军第18师由永丰分经古县、白沙进攻东固,第50师由乐安分经招携、藤田进攻龙冈、东固,新编第5师由吉安经富田进攻东固。第77师以主力防守吉安,一部分兵力向安福方向“清剿”,新编第13师在临川、崇仁维持后方交通,独立第14旅北开武宁县进行“清剿”,第19路军的第60、第61师经萍乡分向万安、泰和前进,第34旅仍防守赣州。

  12月16日,国民党军开始向苏区中心区进攻。国民党军不断遭到红军小部队和人民武装的袭扰、阻击,至21日,其新编第5师(后改为第28师)、第18、第50、第24、第8师分别进到东固、招携、草台岗、三坑等地,进行整顿补充。

  为了不失时机地转入反攻,红一方面军于12月21日集中到黄陂、麻田地区隐蔽待机,进行临战准备,同时,派出红12军第35师独立活动于兴国东北约溪地区,严密监视西面国民党军的行动,并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西面。

  国民党军经过几天整补后,又继续向苏区中心区推进。12月24~28日其5个师先后进到因富,南垄、源头、洛口、头陂等地,两个师由万安、泰和向兴国推进。这时,已深入到苏区腹地的国民党军,在一部红军和苏区人民武装的阻击、袭扰下,兵力分散,补给困难,部队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已暴露出来。根据国民党军的进展情况,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决心集中兵力,首先歼灭最接近红军集中地的第50师。12月25日和27日,红军主力两次在小布附近设伏,准备待第50师脱离源头阵地,求歼该师于运动中。但因该师在源头未出动和刚一出来又缩了回去,红军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撤回原集结地待机。

  12月28日,鲁涤平命令其深入苏区的5个师向宁都以北的黄陂、小布、麻田地区之红军实施总攻。部署是:第50、第24师于源头、洛口加筑工事,严密戒备,第8师占领吴家坊、田头,准备由东向西进攻,第18师经龙冈进占五门岭,第28师经约溪进占南坑圩,准备由西向东进攻。其前线总指挥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以1个旅留守东固,率师部和两个旅,在由因富向约溪前进的第28师1个旅的配合下,于29日进占龙冈。

  红一方面军得到第18师主力孤军向龙冈推进的情报后,当即决定,以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政卫团占领黄陂附近地区的阵地,在亦卫军、少先队配合下,钳制源头、洛口、头陂之敌,集中主力于29日分两路秘密开进,求歼敌第18师主力于运动中或立足未稳之际。29日下午,红一方面军在向龙冈前进的途中,查明敌第18师已进到龙冈,l,随即确定攻击龙冈。部署是:左路红3军于30日晨占领木坑以北地区和亭子岭主要阵地,继向龙冈攻击前进,红12军(欠第35师,指挥第64师)于30日拂晓向表湖前进,以一部分兵力占领龙冈南端、水西西端之盲公山,主力截断龙冈至南垄大道,从兰石、茅坪攻击龙冈之敌侧背。右路红3军团、红4军,以主力向上固、下固前进,以一部兵力到还铺附近,向龙冈西北端之张家车攻击前进,如上固无敌,主力向还铺、张家车攻击前进,以一部兵力向下固、潭头警戒。在约溪地区的第35师,于30日午前插至南垄、龙冈间,配合红12军主力攻击龙冈,并向南垄警戒。方面军总部于30日进到小别附近指挥。

  30日晨,张辉瓒以第18师之第52旅为先头,师部及第S3旅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9时许,第52旅先头部队在小别以西登山时,突然遭到居高临下的红3军先头第7师的迎头痛击。接着,张辉瓒先后以2个团和4个团向红军猛攻,均被击退。此时,红军务部已进到指定位置,并完成了对第18师主力的包围。16时,红军发起总攻,激战至黄昏,全歼第18师师部和两个旅,俘张辉瓒。

  红军歼灭第18师主力,取得初战胜利后,深入苏区的其他国民党军纷纷撤退。红军乘胜于1931年1月1日转兵向东,追歼由倔头东撤之第50师。3日,红军追至东韶地区,歼灭该师1个多旅,其残部逃向临川。至此,红写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这次反“围剿”,红军第一方面军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3个多旅约1.5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2万余件,取得了反对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的重要经验,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国民党蒋介石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失败后,于1031年2月派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组织第二次大规模的“围剿”。蒋介石确定:这次“围剿”,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首先在苏区周围集结兵力,并实行经济封锁;然后,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以主力分路推进,互相策应,以期消灭红军第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3月下旬,其蔡廷锴第19路军,王金钰第5路军,孙连仲第26路军,朱绍良第6路军等部,共18个师又3个旅20万人,分别在兴国、万安、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城、黎川、南丰、康都,建宁等地集结部署完毕。

  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发现国民党军即将发动新的“围剿”后,按照诱敌深入的方针,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进行了反“围剿”的准备。3月中旬,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把中央苏区划分为10个游击区,并规定各游击区以独立团,警卫营等地方武装领导赤卫军,少先队,运用游击战术,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10项任务。3月下旬,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在苏区的北部边缘,配合地方武装监视国民党军,主力由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地区南移至广昌、宁都,石城地区,进行反“围剿”的作战训练,苏区各级政府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进行坚壁清野和支援红军作战。

  4月1日,国民党军分4路大举进攻。第19路军之第61师主力,第60师由兴国向龙冈、宁都方向前进,第5路军之第28师、第47师1个旅、第43、第54师,分由泰和,吉安、吉水、永丰向东固、潭头、沙溪方向前进;第26路军之第27、第25师由乐安、宜黄向金大竹、.洛口方向前进,第6路军之第8、第5、第24师由南丰、康都地区向广昌方向前进。各路国民党军在红军一部协同地方武装和亦卫军、少先队的阻击、袭扰下,行动缓慢,至23日,始进到江背洞、龙冈头、富田、水南、严坊、招携、界上、横石、广昌之线。

  在此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局多次讨论了红军的作战行动方针问题,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决定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把敌人引到苏区内,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粉碎敌之“围剿”,并决定先打较弱的第5路军,然后向东横扫,在闽赣交界之建宁、黎川、泰宁地区扩?大苏区,征集资财,便于打破敌人下一次“围剿”。据此,红一方面军3万余人在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指挥下,4月20日由宁都、石城、瑞金地区出发,于23日转到龙冈、东固地区隐蔽集结,进行临战训练,准备求歼第5路军一部。

  在国民党军逐步推进和红军集中隐蔽期间,中央苏区的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少先队,广泛开展游击战,袭击国民党军和打击“善后委员会”(豪绅地主政权)、“守望队”(豪绅地主武装),搞得其疲惫不堪,从而保证了红军主力的隐蔽集结。5月lo日,国民党军继续向中央苏区中心区推进。第5路军之右翼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于13日由富田分两路向东固进攻,15日进到桥头江、择龙坑之线,中路第43师由水南进到大源坑、潭头;左翼第54师由严坊进占百富、沙溪。与此同时,第19路军之第60、第61师各一部经崇贤、方太向城冈前进,第26路军之第27师经大金竹向南团前进,第25师进占肖田、东韶、洛口;第6路军之第5师一部和第8师进占头陂、白水(今亦水),第56师进至安远汛后,以一部兵力进入江西。

  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固山区持重待机20余日,终于等到了第5路军右翼部队脱离其富田巩固阵地的极好时机。5月14日和15日,红一方面军总部相继下达了歼击由富田出犯之敌的作战命令和补充指示。部署是:第3军团并指挥第35军为左路军,经江树头、固陂圩迂回到富田侧后进行攻击,第3军主力为中路军,沿东固至中洞大道向桥头江一线攻击前进;第4军(附第S4师)、第“军主力为右路军,分两略抢占九寸岭、观音崖两隘口,尔后继向富田攻击前进,第3军第7师和第12军第35师一部位于枫边、城冈及方太、崇贤附近地区,阻击第19路军;第12军第35师一部位于潭头一带,协同地方武装一部,阻击第5路军之第43、第54师;对第6、第26路军,都由地方武装和赤卫军予以钳制。

  5月15日拂晓,红军各部开始行动。16日,红军主力向正在东进的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展开攻击,经一昼夜激战,将其大部歼灭于富田、东固之间地区,残部逃向水南,红军进占富田。第43师惧怕被红军歼灭,亦向水南撤退。

  5月17日,红军主力向水南追击。逃向水南之国民党军因原在潇龙河上架设之便桥为赤卫队拆除,便转向白沙逃窜。红3、红4军跟踪猛追,红3军团亦直插白沙河附近,于19日在白沙截歼第47师1个旅的残部和第43师一部,其余部逃向永丰。与此同时,红12军攻占沙溪,第54师逃向永丰,第19路军也由城冈撤回兴国,随后又撤到赣州。

  两仗获胜后,红军继续向东扩张战果。5月21日,红军在中村附近,与由南团向沙溪增援的第20路军第27师第81旅接触。22日,红4军和红3军团,向该旅发起攻击,攻占中村,歼其大部,第27师余部窜回乐安。当晚,红军追至南团,第25师仓皇撤回宜黄。

  红军进到南团一带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即留住龙冈,另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敌委员会,负责指挥红军作战和领导战区地方工作。此后,红军日夜兼程,向东急进。这时,第6路军慌忙由白水、头陂向广昌收缩兵力,接着由广昌向南丰撤退。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决定,乘第5师(4个团)未及撤离广昌之机,攻歼该敌;部署是:以红3军经甘竹向南丰急进,追击北撤之第8、第24师,以红4军和红12军攻击广昌城,红3军团为攻城预备队。5月27日晨,红军直逼广昌城下。守军凭坚顽抗。红军激战终日,于当日21时攻克该城,歼第5师一部,余部向南丰逃窜。

  红军攻占广昌后,归第6路军指挥的第56师约7000人,自闽赣边界之中沙仓皇撤回建宁。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随即以红4军第10师北上,配合红3军继续追击第24,第8师和第5师余部,红4军主力留广昌开展工作;红一方面军总部率红3军团和红12军主力继续向建宁城前进,求歼第56师。5月31日,红军突然向建宁城发起攻击,于18时攻占该城,歼第56师3个多团。至此,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二次大规模的“围剿”。

  这次反“围剿”,红军第一方面军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地方武装,赤卫军的合下,在人民群众支援下,先打弱敌,各个击破,半个月横扫700余里,连打5仗,共歼灭国民党军3万多人,缴枪2万余支,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蒋介石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后,又很快于1931年6月组织第三次“围剿”。这次“围剿”,蒋介石亲自担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任前线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人,采取长驱直入的战略,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再深入进行“清剿”。其部署是,以何应钦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1路进击军(即第6师)、第2路进击军(即第18军之第11、第14师)、第3军团(即第6路军第5,第8、第24师)、第4,军团(即第9师),从南城方向进攻,寻求红军主力决战,以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1军团(即第19路军第60、第61师加第52师)、第2军团(即第26路军第25、第27师),第3路进击军(即第5路军第47、第54师),从吉安,永丰,乐安方向深入苏区,实行“进剿”和“清剿”。另以第10师和李延年旅为总预备队,位于临川,以第77、第28师和第34旅,位于吉安至赣州一线,担任“清剿”、维护后方并拦阻红军西渡赣江,以第23,第79师和骑兵第1师位于南城、黎川、宜黄,临川。樟树(今清江)一带,担任“清剿”和维护后方,以第49、第56师和新编第4旅位于闽赣边境,防堵红军东进。此外,还从河南抽调第53师到江西,准备在吉安待机。7月1日起,各路“围剿”军开始行动。

  这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共有3万人左右,在粉碎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后,正展开于闽西、闽西北和赣南等地区开辟工作。中国共产党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敌委员会对于国民党军必将举行新的“围剿”虽早有预见,但却没有料到会来得那么快。6月30日,临时总前委最后判明国民党军新的“围剿”开始后,决定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待敌深入根据地中心区,再集中兵力实行反攻。当即令独立第4,第5师和红3军之第9师在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以南地区,红4军之第12师在南丰以南和东南地区,协同当地地方武装迟滞敌人前进,红军主力迅速收拢,向苏区中心地区回师,准备适时转入反攻。

  7月10日前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临时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和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指挥下,从:闽西北出发,紧急行军,绕道瑞金以北的壬田,于22日前到达于都以北的银坑、琵琶垄地区,同红3、红35、红?军会师,28日又转移到兴国县城西北的高兴圩地区。此时,国民党军已深入苏区20余日,但一直未找到红军主力,至7月底始发现红军主力在兴国地区,并判断红军可能西渡赣江,于是以其主力分路向西向南急进,企图压迫红军于赣江边而消灭之。

  7月31日,红一方面军得悉国民党军正向兴国方向行动,其右侧后富田、陂头、新安一带仅有3个团防守,由富田往东的后方联络线上防守力量也较薄弱。遂决定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先以主力由高兴圩隐蔽北移,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向敌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置深入赣南苏区之敌主力于无用之地,待其发觉回头北向时,再乘其疲劳打其可打者。当日晚,红军各部开始向富田前进,当进到石陂以北时,发现第2路进击军两个师已到富田,随即改变计划,于8月4日折返高兴圩地区,另寻战机。此时,各路国民党军纷纷逼近。其中进到崇贤、东固地区的第1军团,进到兴国地区的第1路进击军和第4军团以及进到富田地区的第2路进击军,战斗力都较强。而正向良村,莲塘前进的第3路进击军战斗力较弱。根据上述情况,红一方面军决定:以红35军、红12军第35师和独立第4、第6师,协同地方武装将第1、第2两路进击军和第4军团向万安、良口牵引,将第1军团钳制在崇贤、东固之间地区,集中红军主力以中间突破手段,求歼向莲塘前进的第3路进击军,尔后进击龙冈、黄陂,调动敌人于运动中加以各个歼灭。8月5日晚,红军主力从兴国、崇贤两地国民党军之间20公里的空隙中隐蔽东进,6日午前抵达莲塘附近。这时,第1、第2路进击军在红35军等部牵引下正扑向赣江边,第3路进击军正分向良村、莲塘前进。当日晚,红3军团、红3、红4军和红12军主力等部秘密接敌,7日拂晓发起攻击,战至9时,全歼国民党军第47师第2旅又1个营。接着,红军乘胜向良村急进,途中与由良村出援的第54师之第160旅遭遇,歼其1个团,该旅残部逃向良村。红军衔尾猛追,攻入良村,又歼刚由城冈圩撤到良村的第54师师部和两个旅的大部。

  良村战斗后,红一方面军以红3军佯攻龙冈,主力迅速,东进,围歼刚从君埠,南陵等地缩回黄陂之第8师。8月11日晨,红军抵近黄陂,并于当日中午对黄陂守军发起攻击,一举突入村内,歼其两个团。下午3时守军残部分向洛口,宁都突围,红军在追击中又歼其两个团。至此,红一方面军从8月7-11日,连打了3个胜仗,从被动中夺得了主动。随后,红军主力即转到君埠以东君岭脑山区休整。

  莲塘、良村战斗后,蒋介石始知红军主力已由兴国西北地区东进,并估计红军可能北出临川。于是从8月9日起,令其第1、第2路进击军和第1军团掉头向东,企图围歼红军主力于宁都以北地区。12~15日,国民党军取密集大包围态势接近了红军的集中地——君埠以东地区。根据这一情况,毛泽东、朱德决定,以红12军(欠 35师)伪装主力向乐安方向佯动,将国民党军主力向东北方向牵引:红军主力秘密西返兴国县境内隐蔽休整待机。

  8月15日,红军主力2万余人,利用夜暗,通过正在东进的国民党军第1军团和第2路进击军之间10公里的间隙,进到枫边、白石地区休整。红12军主力则大张声势地向东北方向行动。国民党军误认红12军为红军主力,急令第1、第2路进击军追击。红12军主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将国民党军主力一部拖了近半个月,掩护了方面军主力的西移和休整。8月底,蒋介石发觉红军主力已由君埠以东地区西去,随即以第1军团为先头,其他部队续后,再次西进。红军主力为进一步调动和疲惫国民党军,于9月初,继续西移,转至兴国、万安、泰和之间的均村、茶园冈地区休整。

  这时,国民党军在中央苏区来回奔波已达两个月,始终未能找到红军主力进行决战,反而被歼3个师,士气急剧下降。蒋介石不得不下令结束“围剿”,实行总退却。此时,红一方面军已休整半月有余,士气更加旺盛,在侦知国民党军总退却后,决心首先歼灭由兴国地区北撤之敌,尔后伺机扩张战果。9月?日,当国民党军第4军团由兴国撤至高兴圩以北长迳口南北地区时,红3军,独立第5师迅速出击,在老营盘截歼其1个旅。与此同时,红一方面军主力在高兴圩给敌第60、第61师以严重打击。9月15日,方面军主力又在方石岭以南追歼第52师及第9师的1个炮兵团和1个步兵营。至此,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红军在反“围剿”作战中,军长黄公略和师长邹平、曾土莪牺牲。

  这次反“围剿”作战,红一方面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苏区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先后共歼灭国民党军17个团共3万余人;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中央苏区。经过这次反“围剿”作战,红军取得了更丰富的经验,全部的作战原则就基本形成了。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1982年冬开始,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共”总司令部,陆续调集30多个师的兵力,组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大规模“围剿”。部署是:以陈诚指挥的12个师约16万人为中路军,担任主攻任务,蔡廷锴指挥的6个师又1个旅为左路军,余汉谋指挥的6个师又1个旅为右路军,分别担任福建和赣南、粤北地区的“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第23师为总预备队。另有4个师又2个旅分布在南城、南丰、乐安、崇仁、永丰等地担任守备。

  中路军组成3个纵队,其第1纵队第11、第52、第59师向宜黄、棠阴地区集中,第2纵队第10、第14、第27、第90师,向临川、龙骨渡地区集中,第3纵队第5、第6、第9,第79师向金溪、浒湾地区集中,第43师为预备队。1933年1月底,蒋介石亲自到南昌组织这次“围剿”,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企图歼灭红军主力于黎川、建宁地区。

  这时,红军第一方面军辖第1、第3、第5军团和第11、第12、第21、第22军,总兵力约7万人,主力在黎川地区活动。2月中旬,根据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关于在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就绪时,即击溃国民党军的指示,红一方面军主力向西渡过抚河,围攻南丰。

  陈诚获悉红军围攻南丰后,令守军第8师据城固守,同时急令其各纵队迅速增援,企图合围红军于南丰城下。在此情况下,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于2月22日决定撤围南丰,并以红11军伪装主力,由新丰和里塔圩之间东渡抚河,将中路军之第2、第3纵队向黎川方向吸引,方面军主力则秘密转移到东韶、洛口地区,隐蔽待机。

  中路军被红11军的行动所迷惑,遂以其第1纵队于宜黄以南地区集中,然后出广昌,宁都,断红军归路,第2纵队由南城、南丰出康都,侧击黎川、建宁,第3纵队由金溪地区南下,从正面向黎川方向进攻,企图合击红军主力于黎川,建宁地区。据此,第1纵队之第52、第59师准备由乐安地区东进黄陂,同由宜黄南下的第1l师会合。

  朱德、周恩来鉴于中路军第1纵队同第2、第3纵队相距较远,态势孤立,且第52、第59师由乐安向黄陂开进所必经的登仙桥以东地区,山高林密,便于红军大兵团伏击。因此,决心集中主力,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在固岗、登仙桥以东,河口、黄陂以西地区,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战求歼第52、第59师。部署是:以红1军团、红3军团、红21军为左翼队,隐蔽集结于金竹、大坪地区,待机歼击第52师行军纵队,以红5军团、红22军为右翼队,隐蔽集结于横石、侯坊一线,准备占领黄陂、霍源地区,歼击第59师,并保障左翼队翼侧安全,以独立第4、第5师分别在永兴桥至杨坊之线和上下南源地区活动,钳制第11师并保障右翼队翼侧安全,以红12军为预备队。2月26日,红军务部队先后进入预定地域,封锁消息,侦察情况,进行临战准备。

  2月27日,中路军第52师沿登仙桥、大龙坪、蛟湖、桥头之线向黄陂前进,第59师沿固岗、西源、霍源向黄陂前进。两师之间有摩罗嶂大山相隔,且当时细雨浓雾,联络协同均较困难。第52师因受红军游击队袭扰,行动缓慢,误认红军主力远在南丰、黎川地区,对隐蔽于其行进道路南侧高地之红军主力毫无察觉。13时,当第52师前卫第155旅进至桥头附近,后卫越过登仙桥时,红军左翼队之红l军团以一部兵力向蛟湖攻击,将第52师行军纵队拦腰切断,主力直向大、小龙坪发起猛攻;红21军也迅速赶到登仙桥附近地区,截断了该师退路。经3小时激战,红军全歼第52师师部和第154旅一个多团,俘师长李明。这时,红3军团主力将第155旅主力合围于桥头,于28日上午将其歼灭。与此同时,红3军团、红1军团各一部协同作战,全歼第154旅主力于蛟湖。

  红军右翼队先头部队于2月27日11时进到黄陂、秀源一线,发现第59师正从霍源一带向黄陂前进。右翼队即以红22军一部向霍源方向急进,先机占领黄陂西北一带高地,红15军在霍源以南占领阵地,求歼第59师于黄陂、霍源之间地区。13时,红15军同第59师接战,战至黄昏,形成对峙。28日,红军右翼队向第59师发动全线进攻,经整日战斗,歼该师大部。其残部乘夜暗向乐安方向逃窜,于3月1日被红1军团歼灭在登仙桥附近,师长陈时骥被俘。至此,第59师除一个多团逃脱外,全部被歼。

  黄陂战斗后,红一方面军主力转移至小布、洛口;东韶地区休整待机。由于红军和苏区人民严密封锁消息,国民党军仍然不明红军去向。3月中旬,陈诚将其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改为中间突破,并调整部署为:以第3纵队第6师守备抚州,第?9师在宜黄地区为预备队;而以第2纵队为前纵队,第1纵队余部和第3纵队第5、第9师为后纵队,由黄陂,东陂地区向广昌方向前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朱德、周恩来获悉中路军向广昌进攻的企图后,为分散敌人,创造战机,一面以红11军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积极展开活动,吸引中路军前纵队加快南进,以拉大其前后两个纵队的距离;一面以方面军主力秘密北移,准备侧击中路军后纵队。陈诚误认红11军是红军主力,立即命令前纵队加速向广昌推进,并将后纵队之第5师配属前纵队指挥。3月20日,中路军前纵队进至甘竹、罗坊、洽村一带,后纵队之第u师进至草台岗,徐庄,第9师进至东陂附近。这时,中路军前后两纵队相距近百里,而后纵队力量又比较薄弱,再次出现了对红军极为有利的战机。朱德、周恩来抓住这一时机,快心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歼灭第11师于草台岗、徐庄地区,尔后相机各个歼灭其他进犯之敌。部署是:红5军团、红12军和两个独立团为右翼队,以主力由东向西进攻侯坊、徐庄,雷公嵊一带之敌,以一部兵力钳制东陂之第9师,并向新丰市方向警戒,阻止中路军前纵队回援,红1军团,红3军团、红21军和独立第5师为左翼队,以主力由西向东进攻草台岗、徐庄地区之敌,以一部兵力切断第9师与第11师的联系;红22军为预备队。

  20日夜,红军务部队先后进入攻击位置。21日拂晓,红军开始向第11师发起进攻。10时,左翼队之红3军团突破霹雳山阵地,并迅速包围了徐家缎第11师一部,红1军团也将第11师师部分割包围于徐庄。经激战,左翼队于13时攻占徐庄、徐家缎,歼第11师师部及1个团。黄柏山守军两个团在突围中大部被歼。右翼队攻占了龙嘴寨阵地,歼守军约两个团。至此,中路军第11师大部被歼。其他纵队纷纷后撤。在陈诚中路军向中央苏区进攻期间,左、右两路军仅在各驻区进行了“清剿”。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黄陂、草台岗地区连打两仗,歼灭国民党军近3个师,俘1万余名,缴获各种枪1万余支,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了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又从1933年5月开始,筹划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蒋介石设立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直接指挥这次“围剿”,向美、英、德、意等国大量借款,购买武器,并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和专家,制定“围剿”计划,调集和整编部队:决定采取持久战和碉堡政策的新战略,逐步推进,企图歼灭红军第一方面军和摧毁中央苏区。

  这次“围剿”,蒋介石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有50万人。部署是,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33个师又3个旅,分第1,第2,第3路军,由北向南实施主攻。以第3路军18个师又1个旅,担任“围剿”的主力军,在第1、第2两路军策应下,依托碉堡向广昌方向推进,寻找红军主力决战,总预备队3个师控制于临川附近,此外,北路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的2个师扼守赣江西岸的吉安、泰和等地,配合西路军维护赣江交通。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指挥,11个师又1个旅,构筑碉堡,扼守武平、安远、赣州,上犹地区,阻止红军向南发展,相机向筠门岭、会昌推进,配合北路军作战。空军5个轰炸机队配置于南昌、抚州,南城,掩护和支援地面部队的作战。此外,第19路军等部7个师又2个旅扼守闽西和闽西北地区,阻止红军向东发展,浙赣闽边守军5个师又4个保安团和西路军9个师又3个旅,在“围剿”闽浙赣和湘赣、湘鄂赣苏区的同时,负有阻止红军向赣东北和赣江以西机动的任务。

  中央苏区经过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政权建设,经济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扩大到8万余人,亦卫队等群众武装也有了很大发展。这时,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委员会博古等领导人排挤了毛泽东对红一方面军的领导,否定了毛泽东制定的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在国民党军加紧准备第五次“围剿”时,中共临
时中央不组织中央苏区人民和红军进行反“围剿”的准备,却命令由红军第3军团、红军第19师组成的东方军和红军第1军团、红军第14师等组成的中央军,继续在闽西北地区和抚河、赣江之间地区对国民党军实行不停顿的进攻。

  9月25日,国民党军开始 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28日,北路军占领黎川。中共临时中央继续推行军事冒 险主义,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要求红军在苏区外战胜国民党军,并命令红军东方军从将乐、顺昌地区北上,进攻国民党军驻守之硝石,恢复黎川,命令红军中央军主力由永丰、乐安地区东移,攻击和钳制南城、南丰之间的国民党军主力,保障东方军对黎川地区国民党军的进攻。10月6~7日,红军东方军在向硝石前进的途中,,于洵口遭遇战中歼灭了国民党军3个团。接着进攻硝石,连攻数日不克,红军中央军主力也未能阻止住南城国民党军的东援。13日,国民党军4个师进抵硝石,红军东方军被迫撤出战斗。这时,国民党军在硝石至资溪桥之间集中了7个师又1个旅的兵力,企图首先完成黎川、硝石之间的碉堡封锁线,吸引红军攻击而消灭之。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继续命令红军插到国民党军堡垒地区间隙中去歼灭敌人。从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红军东方军等部在进攻国民党军重兵扼守的资溪桥,潭头市、浒湾等据点的战斗中,以及红军中央军主力在由见贤桥至棠阴的国民党军堡垒线间隙北出作战中,均受重大伤亡,被迫后撤。至此,红军连续作战近两个月,未能御敌于苏区之外,完全陷入被动地位。

  这时,中共临时中央和中革军委由进攻中的冒险主义转变为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要求红军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企图以阵地防御制止国民党军的进攻。正当红军部署防御时,驻福建的国民党第19路军于11月20日发动了福建事变,宣布同蒋介石决裂,在福建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慌忙从北路军中抽调9个师,由江西向第19路军进攻。在这个情况下,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主张,红军主力应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伺地区,威胁国民党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以便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并援助在福建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但是,中共临时中央拒不采纳这一正确建议,却将红军主力从东线调到西线永丰地区,去进攻国民党军的堡垒阵地,使红军丧失了打破国民党军“围剿”的有利时机。

  蒋介石镇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和第19路军以后,随即将其入闽的部队改编为东路军,协同其北路军、南路军,于1934年1月下旬重新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这时,红一方面军总部与中革军委合并,其所属部队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称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军新的进攻面前,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要求红军实行阵地战、堡垒战,以短促突击战法顶住敌人,进攻敌人的堡垒阵地。在这种消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从1月下旬至3月底,红军在阵地防御和反击作战中,连连失利。4月上旬,国民党军北路军和东路军进到康都至泰宁一线,接着集中11个师进攻广昌。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不顾红军连续作战、减员很大的情况,急忙集中红1、红3、红9军团及红13、红23师共9个师的兵力保卫广昌。红军在18天的作战中,虽给国民党军以重大杀伤,但自身也伤亡5500余人,广昌失守。之后,红军作战接连失利,中央苏区逐渐缩小。7月上旬,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中心地区开始了全面进攻。北路军14个师分别向兴国、宁都、石城推进,东路军6个师向长汀推进,南路军3个师向会昌、于都推进,3个师集结于南丰,广昌地区为总预备队。这时,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都很匮乏,红军已失去在内线打破国民党军“围剿”的可能。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却采取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的方针,以红军主力分别配置在兴国、古龙冈、头陂、驿前、连城;筠门岭等地区,抵御国民党军的进攻。8月,红3军团和红5军团一部在高虎垴、半桥、万年亭等地防御战中,虽然使国民党军第89师丧失了战斗力,但自己也受到较大的伤亡,不得不放弃全部阵地。与此同时,红1军团和红9军团等部虽在温坊地区以伏击战歼灭东路军一个多旅,但已改变不了红军的被动局面。9月下旬,中央苏区仅存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汀等县的狭小地区。

  10月上旬,国民党军北路军和东路军加紧对兴国,古龙冈、石城、长汀的进攻,南路军由筠门岭向会昌推进,企图迅速占领上述各地,进而占领宁都、于都、瑞金,以围歼红军。这时,中央红军在苏区内粉碎国民党军“围剿”的可能已完全丧失。7日,中革军委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下令地方部队接替各线防御任务,主力红军撤到瑞金、于都、会昌地区集中,准备退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持续了一年又一个月,中央红军在苏区人民竭尽全力的支援下,英勇奋战,给了国民党军以有力的打击。但是,由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错误的战略指导,致使这次反“围剿”遭到了失败。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伟大的、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走过了8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衷心地祝贺中国人民解放军80周年华诞。愿我们的威武之师更加强大!

我军名称演变

中国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
新四军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民主联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军服装发展史

历次战争歼敌统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抗美援朝战争
保卫祖国战争

著名战役战斗

鄂中鄂西起义
海陆丰起义
黄麻起义
左右江起义
宁都起义
黄洋界保卫战
长沙进攻战斗
红军五次反“围剿”
湘江战斗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攻占腊子口
直罗镇战役
百团大战
夜袭阳明堡
黄土岭战斗
狼牙山战斗
冀东区反“扫荡”
冀中区五一反“扫荡”
夜袭虹桥机场
黄桥战役
上党战役
中原突围
秀水河子战斗
四平保卫战
苏中七战七捷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西北三战三捷
孟良固战役
石家庄战役
临汾战役
辽沈战役
济南战役
太原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解放舟山群岛
衡宝战役
滇南战役
海南岛战役
解放一江山岛
炮击金门
西藏平叛
“八六”海战
击落“U—2”飞机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西沙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法卡山保卫战
老山保卫战
        ┄更多
 
 

━━━━━━━━━━━━━━━━━━━━━━━━━━━━━━━━━━━━━━━━━━━━━━
中国老兵网 中国红色文化网 十一同学会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82073984 1337171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