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网 >> 八一征文>> 正文


八一征文
━━━━━━━━━━━━━━━━━━━━━━━━━━━━━━━━━━━━━━━━━━━━━━━━━━━━━━

中印反击战中的丁盛将军

文/晓晨

丁盛(1913——1999)

  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与性格,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不久前,老军长丁盛的儿子到锦官城。曾为同军战友的克云大哥1962年当兵,后调入1军。当话题转到父亲时,丁大哥滔滔不绝,谈兴甚浓,与我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的1968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将军访问中国,在京期间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切会见,受到高规格的礼遇,他怀着愉快的心情在肖劲光大将陪同下访问广东。

  在广州机场欢迎叶海亚的有广东省革委会主任刘兴元,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丁盛将军等。当叶海亚见广州军区只来了个副司令员接他时,脸上顿时布满乌云,在欢迎宴会上,他板着脸,认为被低看了。文艺欢迎会上他“迟到”,不高兴之意溢于言表。晚会后,肖劲光对叶海亚说:“总统先生,您知道这位丁盛将军是哪位吗?他就是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中率部全歼印军主力第十一旅的指挥官。”叶海亚脸上马上云开日出。他紧握着丁盛将军的手,似有千言万语。打这以后,叶海亚在广东访问期间,非常愉快,使这次外交活动非常完美。

  1962年,中苏关系彻底决裂,双方剑拔弩张,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准备反攻大陆,频繁对大陆进行武装袭扰。国内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正在经受着重大考验。

  印度领导阶层特别是尼赫鲁认为中国内外交困,他们的时机到了,妄图把非法麦克马洪线变为合法,在中印边境进行猖狂的武装挑衅,袭我哨所,杀我军民,占我领土。

   每天早上,中国人民打开当天的报纸,上面都充满了中印边境的枪炮声,充满了印军蚕食我国领土,杀我军民的消息,中印边境乌云密布,狼烟滚滚。我国外交部一再向印度提出严重抗议,中国政府反复发表声明,但和平举措并没有让尼赫鲁明白点什么。

  毛泽东洞若观火。“忍”,先发一个忍字对付中印边境印军猖獗的挑衅,中国政府和全国军民就一忍再忍,可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人们都感到胸口上压了一块大石头。

  毛泽东审时度势,终于在一次谈话中表露出来了。大意是:“先祖传下的 960 万平方公里不能在我毛泽东的手里就少了,打是不可避免喽,打不打得赢呢?打不赢也不能怪别人,只能怪我们自己。”谈话时,不时穿插着毛泽东爽朗的笑声。


  会听话的人都知道毛泽东杀机已起。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忍耐已“ 行到水尽处”了。尼赫鲁必将要让印度付出惨重的代价了和历史的羞辱。


  沙场秋点兵:毛泽东最善于斗争,问题看得透,对策拿得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会用人,会用兵。

  出手之际,中央军委举荐丁盛将军。毛泽东批准丁盛将军为中印边境东线总指挥,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治委员,全权负责东线对印反击作战的指挥。并再次用丁盛将军名字命名东线指挥部:“丁盛指挥部”,简称“丁指”。

1962年11月初,丁盛(左九)率“丁指”到达吉公

  丁盛战斗作风勇猛顽强,睿智冷静,往往是沉思后的爆发。丁盛平津战役率部三分钟杀开民权门,衡宝战役直捣白崇禧部队中心,腰斩钢七军。朝鲜战场金城反击战,痛歼美李匪军。丁盛的名字,是提高指战员高昂士气树立必胜信心的一面旗帜。

  尖锐的中印边境形势,丁盛将军凭着直觉,感到毛主席又要用到他了。54军麾下三个师,130师、134师、135师个个都战斗作风优良,求战之心强烈,善打大仗恶仗。但此时丁盛将军预感到军委毛泽东主席可能会用130师。果然,毛主席直接命丁盛率130师出征。毛主席对能打必胜的将军和部队了如指掌,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130师战斗作风优良,是中国革命军事史上,唯一参加过中国革命所有历次战争、战功丰伟、英雄辈出的光荣部队。是解放军系列中精锐的部队,是无价瑰宝。

  抗美援朝期间44军130师、45军两军合并。当时身为45军军长的丁盛力挺保留45军番号,两支有荣誉的部队番号之争被周恩来总理妙手拈花,各取一朵,两强结合,皆大欢喜。“54军”这个新番号悄然而生。在金城反击战大获全胜,1958年丁盛将军率领54军从朝鲜光荣回国。

  全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1959年中央军委毛主席命成立“丁盛指挥部”,丁盛亲率麾下130师、134师,奔赴雪域高原。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物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英勇战斗,平息了西藏上层宗教人士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维护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平和完整。

  54军130师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手中的利剑。点丁盛率130师等部队打击入侵印军,军委,毛主席放心。

  千里奔袭,出奇制胜。1962年,粮食是国家头等重要的问题。130师,奉命执行生产任务,分散在四川多个生产点上。

  十月中旬,接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号令,全师闻风而动。放下手中的生产工具,拿起战斗武器。130师这支虎狼之师,边集结、边组织、边动员、边开进,利用一切空隙,开展战前练兵。在丁盛军长率领下士气高昂、杀气腾腾向中印边境开进。

  130师当时是简编师,人员只有满员师的一半稍多,但英雄的130师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就要坚决完成祖国人民交给的战斗任务。

  印军已在侵占我国领土有利地形上构筑了工事,储备了大量物资。这支曾在二次世界大战对日军作战有着骄人战绩的印军主力部队,此时凶神恶煞地对我军摆出了“1”字眼镜王蛇长蛇阵,整个态势为头对着我方,尾对着印度国内。既便于进攻、又便于防守,更便于补给。

  130师,从四川到西藏再翻越喜马拉雅山,部队先当运输队(每个战士负重60至70斤有的战士负重达50公斤),再当战斗队千里奔袭,其困难和艰苦程度是超出想象的。但以四川籍的战士为主要成员的部队不畏艰难困苦。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四川人。四川人个头矮小精瘦,当沉重的担子压在他们肩上时,那高亢、凄厉的号子声催人心肺。他们瘦小身体内到底能焕发出多少能量,谁也说不准。四川人的厉害,日本人、美国人领教过了,这次轮到印度人了。印度人从此会记住一个中国战将的名字——丁盛。记住特别能战斗的部队54军130师。

  奔袭途中丁盛将军进入深邃的思考,军委、毛主席交给的任务、敌情、我情、地形、后勤保障等等,在丁盛将军头脑中凝炼成必胜的战斗部署和决心:全歼入侵印军!

1962年11月,丁盛(左二)、韦统泰(左四)在航堆南山看地形、并部署战斗

  印军自以为“1”字长蛇阵万无一失,但丁盛用兵凶狠之处,就是善于把部队主力坚决用在敌人的侧后,用在敌人的软肋要害上。切断他们、分割他们、包围他们、歼灭他们,最敢于冲到敌人“心脏”中打击敌人,直取他们的性命。

  军委原定于“丁指”麾下部队11月18日对瓦弄之敌发起进攻。但丁盛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果断决定提前向敌人发起攻击。军委批准了“丁指”的决心。战斗于11月16日凌晨4点40分打响。整个战役行动是:正面只用少量的部队对“眼镜王蛇蛇头”进行佯攻,牵制、迷惑、消耗;而130师主力则由几个西藏勇猛彪悍的猎人当向导,在董占林师长率领下,向敌人,向这条眼镜王蛇的“蛇腰”、“蛇尾”勇猛穿插,斩杀下去。当日下午14点即结束战斗。十个小时就干脆利落全歼印军主力第十一步兵旅。速战速决,收复国土,取得辉煌胜利。史称瓦弄大捷。

  这场以中国为正义方的民族战争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广泛的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中印边境反击战所表现出来的勇猛顽强,特别能吃苦,英勇善战,军纪严明。受到了世界各国的交口赞誉。世界舆论形容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歼灭了印度侵略军,大捷完胜!更有西方舆论调侃,说中国军队消灭和打垮印军如“小刀切黄油”。印军所遭受到的惨重失败,倍受世界舆论嘲笑和讥讽,中国军队狠狠了教训了印度,使印度军队蒙受到一代人的耻辱。

  有了正确的决心和部署,要想达成预期的效果还要靠全军将士奋勇杀敌。英雄辈出的部队记住了“活着的黄继光”陈代富。陈代富就是这支部队中集勇敢、坚韧、顽强、不怕牺牲英雄人物的代表。

  战斗打响后,陈代富所在部队的进攻路线受到陡峭狭窄山脊上一敌地堡疯狂火力拦阻。陈代富主动请命,决心炸掉敌地堡。在班长掩护下,陈代富手持爆破筒,以几个漂亮的战术动作快速接近了敌地堡。在接敌中,不幸负伤;他不予理会,奋力将手榴弹向敌地堡投去,趁着手榴弹在地堡顶部爆炸烟雾,跃上地堡。土木结构的地堡顶部,被手榴弹崩开一个缝隙,敌人的机枪仍向进攻部队疯狂扫射,又有战友倒下了,陈代富怒火万丈,一个金刚捣坠把爆破筒顺着崩裂的缝隙插进敌地堡。地堡里的敌人认得这是送他们投胎的家伙,用力想把爆破筒推出去,陈代富已经拉响了导火索,他毫不犹豫地用胸口顶住爆破筒全力向下压,决心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打开通向胜利的道路。

  导火索丝丝作响,地堡里的敌人吓懵了,战友们被陈代富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震惊了。

  目睹这一切的班长随着嘶嘶冒烟的导火索准确的读秒。1、2、3、4、5……在要爆炸前的恰好,班长大吼一声:“陈代富,跳下来!”就在陈代富离开地堡顶的瞬间,爆破筒爆炸了。进攻部队的通道打开了,陈代富身上多处负伤。他后来被命名为:活着的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他的同胞兄弟陈代林在战斗中也荣立二等功。被中央军委、国防部命名为战斗英雄的有:陈代富、周天喜、张映安等人。立功的英雄和英雄的连队、英雄的战斗集体不胜枚举。

  万紫千红总是春,胜利的军队有着无尽的欢乐。

  部队回到营房首先接到的是中央军委通令嘉奖。中央慰问团、各级政府、各机关团体、院校、慰问团让部队和英雄们应接不暇,虽然已进入冬季,但喜悦的军营像鲜花盛开的春天。指战员的笑脸美过万紫千红的鲜花。战友们、功臣们、英雄们见面就是欢笑、握手、拍肩膀,英雄脖子上系满了红领巾。全国人民群情振奋,热情空前高涨。悠扬的西藏歌曲唱响了全中国,冲淡了因自然灾害,反动派反华大合唱在中国人民心中造成的阴影。

  接下来发生的是从全国各地翩翩而至的传情飞鸿,许多年轻的姑娘向英雄们表达出炽热的爱,也向英雄陈代富抛出了爱的绣球。一个立功的战友对我说,厚厚的信封不用打开,放在耳边就能听到纯情少女咚咚的心跳。但陈代富早已把心给了另外一个淳朴的姑娘,一段佳话,成为英雄的美谈。

  丁盛将军佇立在军帐前,看着印度半岛的落日,大自然在天空尽情地泼洒涂抹,把少女般的喜马拉雅山洁白的群峰,淡淡的抹上了一层红晕。落日余晖下,我军收复的喜马拉雅山的南麓闪耀着翡翠般的光芒……

  啊,江山如此多娇!

  十个小时的血与火的激战,以我军全歼印军主力第十一旅取得全胜而告终。

  一场抵御外族侵略、捍卫国土完整、保卫民族尊严的战斗结束了。

  喜马拉雅山又回到了久违的沉静,这一静就是几十年。

  欢庆胜利的时刻,丁盛将军在静静的思考。

  他深深的为一位勇敢的排长负重伤临终前的一段话所感动:“这一仗打得好啊!“ 你们”很勇敢,“ 我”也很勇敢,“ 你们”很光荣,“ 我”也很光荣。”这位勇士战意犹酣。他深知自己已经不能和战友们共同杀敌保国了,他壮志未酬。他的家是什么样的呢?他的父母都好吗?他有妻子和儿女吗?这位勇士都没有说。他和180位烈士长眠在喜马拉雅山麓察隅县的烈士陵园里。

  丁盛为毛主席、中央军委对54军的信任而自豪,为130师这支能打硬仗、恶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部队而骄傲!丁盛将军率部全歼印军第四军主力十一旅,在他诸多的战斗功勋中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丁盛在沉思喃喃自语:现在每年清明节有人为这些烈士们扫墓吗?家乡政府对烈士的家属们照顾得好吗?130师的战友们不要忘记他们啊!有人去扫墓时,千万要代我丁盛为烈士们敬上一杯薄酒,老军长一直都惦念着他们啊。请告诉你们的子孙后代,告诉你们的朋友,告诉周围的人们永远记住这些英雄。永远记住130师这支光荣的部队。

  印度半岛的夕阳已完全沉没下去了。

  丁盛将军跟那位勇士一样,没有想到过自己吗?不!他想到了自己:“只要有我丁盛在,印军就休想侵犯我们的国家,只要有我丁盛在,敌人就休想在中华民族面前张牙舞爪”。这是丁盛将军站在被收复的祖国神圣领土上对中华民族立下的誓言。

  伟大的喜马拉雅为祖国的忠诚卫士丁盛将军见证这庄严的时刻!

  130 师的丰功伟绩光照军史!

   在中印边境反击战壮烈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附:当年和丁盛将军打击印度侵略军的还有韦统泰副军长、钟池、兰亦农副政委、霍烈坤副参谋长、130师董占林师长等优秀指挥员。他们充满必胜的豪情和勇气,充满战斗激情。特别有生气,特别有创意。

  80年代印军在中印边境蠢蠢欲动,已解甲的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董占林中将奉命恢复现役重披战袍,这口尘封的宝刀出匣之时,啷锵有音、锋刃凝霜、渴望嗜血,印军闻风丧胆。

  参考阅读:xiaocheng481(晓晨的博客)

  精品集萃  
走进大饥荒的中心地带
青玉案:悼李韧
当年马共战斗生活的珍贵照片
赵尚志功过评说
当年马共战斗生活的珍贵照片
井冈随笔:笔架山上雾中赏杜鹃
隆重纪念自卫还击作战30周年

议论07式军装
国共抗日阵亡将领比较
毛泽东在林彪事件前的关键决策
“东突”恐怖分子历史探源
魏巍等对《集结号》的几点看法
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14个问题
揭秘真实的大渡河战斗
台儿庄战役与桂南战役历史真相
老山兰战地寻踪
清军为什么打不过八国联军
关于南京保卫战惨败的8个关键
史话线膛炮
郎咸平教授清华讲演
人称大胆将军,众谓落难英雄—为丁盛少将辩护
云南十八怪趣闻(附图)
老侦察兵"大老包"警探故事
战场上的军人为什么恨女人?
英烈妻女的南疆魂
一个帮助美国人摆脱"9.11"阴影的中国老兵
炮兵指挥连长的战地日记
趣话火炮的种类

战友重逢  
战友资料寻找战友

老兵红娘  
交友信息交友意向表

 
 
 


Copyright© 2000-2008 老兵网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8519529 13371713807

京ICP备0501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