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快讯 国防大观 退役家园 军事史林 军旅文化 社会论语 女兵风采 为您服务 军营幽默 老兵留言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返回首页
 
  栏目导读    

兵器知识:法国阵风舰载战斗机性能揭秘(1.20)
郎咸平教授清华讲演录(1.6)

文艺评论:
练为战:《沙场点兵》立意深刻(1.3)

  本站动态
 
2004年2月2日20时至22时,中央电视台"老兵你好"编导人员做客老兵网"军歌嘹亮"聊天室.
2002年8月8日和9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老兵网的故事.
2002年8月1日北京电视台一套播出老兵网参与和协助制作的庆八一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4月17日播出对老兵网的专题报道。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2001年11月6日直播“老兵网访谈”。

  精品集萃  


文艺评论
━━━━━━━━━━━━━☆━━━━━━━━━━━━━

《沙场点兵》优劣谈

石青

  《沙场点兵》引起这么多人的议论,本身就说明这部电视剧的魅力。总的说,这部电视剧优点多于缺点,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是一部难得的优秀军事题材电视剧。尤其与《突出重围》、《DA师》相比,更显其境界之高。

  先说优点:

  一、切中军队时弊,实事求是地揭露了前一个时期我军军事工作出现的问题。

  这可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某些高级领导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不无关联。所以剧中落后思想的代表人物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个将军,可见用心良苦。有人说,电视剧表现将军思想有问题,是丑化解放军,我以为说得不对。应该说,将军失误给部队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一个普通的士兵。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将军难道没有吗?不需要敲敲他们的警钟吗?

  剧中情节切实体现了以上立论,当然有不少情节缺乏合理性,容后再论。举几例:

  1、 质疑喊口号“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情节:副司令员在演习总结会上说:“喊口号的部队枪打不响”。

  分析:从口号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把训练搞成了“练为看”,部队实际战斗力低下,用口号掩饰问题,这就大有问题了。前一段时间,不少部队把这句口号喊得振天介响,大字标语醒目了再醒目,到底是给谁看的?敢于拿如此敏感的口号作为电视剧批评的主题,值得赞赏。

  2、反对“练为看”、训练走过场

  情节:无需多说,整个电视剧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

  分析:的确,练为看是军队训练的毒瘤,早在60年代我军就提出了反对练为看。其实,大比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倾向,后来在文革中军队批判大比武,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而前一段时间这种练为看的问题与时俱进,发展到更高层次,例如:用炸药冒充炮弹炸点,用遥控方法炸坏靶机,演习要预演追求好看,等。这样做既浪费了军费,又糊弄了领导,更严重的是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当然,在非演习时间,各种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也不同程度存在着练为看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不把心思放在部队建设上,而是热衷于拉关系、收好处、做生意、跑官买官。这正是电视剧充分关注的主题。而《突出重围》、《DA师》等电视剧根本不敢碰这个话题,只是把一些蒜皮问题扩大,或杜撰一些问题作为电视剧矛盾展开的线索,不面对军队实际,只求轰轰烈烈的“演为看”。因此,许多关心军队建设的人赞誉《沙场点兵》,正是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忧虑以及看到了解决的希望。

  3、 重提战争中人是决定的因素。

  情节:a、在演习中红军团出现了18个“恐惧症”,尤以师长儿子为代表。

  b、猛虎旅注重战斗精神的培养。

  分析: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我军在各次战争中都能够以劣胜优,凭的就是有觉悟的人的勇敢、不怕死。美国占领了伊拉克后,仍然难以制服伊拉克抵抗力量,战后美军死亡人数高于战时几十倍,也说明了这个论断的普遍适用性。

  可是,现在许多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敢或不愿承认这个战争铁律,在他们眼里,谁的武器好,谁就能取胜。谁的人多,谁就占便宜。简直是本末倒置。可笑的是军队也有人这样思维,从目前的军方媒体看,很少有讲革命英雄主义的文章出现,好像新军事变革已经不需要人的觉悟和勇敢了。这真是太有害了。

  而《沙场点兵》顶风而上,在新时期重提这个我军战胜敌人的法宝,实在是难能可贵。但愿今后多一点这样的正剧,少一点哗众取宠的闹剧。

  二、弘扬光荣传统,批判“厚彼薄己”思想

  现在有些人数典忘祖,把我军光荣传统抛到脑后,言必称“巴顿”,行必学“西点”,就连脸面,也以涂上迷彩扮个大花脸为光荣。电影“冲出亚马逊”把这种思维推到了极致,难道我军的传统连一个没有打过像样战斗的美洲小国军队都比不上,非要去模仿他们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志愿军上甘岭战斗,哪一点逊色于“亚马逊”?挨饿莫大于吃草根、啃树皮,艰苦莫大于守坑道、忍饥渴。区区亚马逊算得了什么?为我军光荣传统正名,正是《沙场点兵》的神来之笔。

  在请专家问题上,猛虎旅的做法很值得玩味。他们没有请地道的军事专家,而是请了研究我军传统和革命战争历史的专家。这些专家告诉猛虎旅的领导,我们不要老是说研究外军,其实我军的光荣传统更值得继承。他们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更有意思的是,该部队坚守上甘岭的事迹,竟出于一个寻找上甘岭失败之谜的美军后代之口。而在动员大会上,部队高举的口号就是“发扬上甘岭精神”。

  这就找到了我军胜利的根,这才是我军最最应该提倡的啊!

  三、正确认识以劣胜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未来战争,我军与主要敌人相比,在武器装备上到底处于何种态势,到底是龙王与龙王比宝,还是乞丐与龙王比宝,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拿我军与美军相比,巨大的经济实力差距,使我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在武器装备上达到美军的水平。如果把眼光放在武器装备上,我们将如何与强敌对阵?难道武器不如人,仗就不打了吗?朱总司令说得好:“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因此,我们的训练应该着眼于立足现有装备,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然而一些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大肆鼓吹装备制胜论,即唯武器论,热衷于拍摄先进武器使用的场面,误导人们以为我军的武器已经赶超了敌军,好象没有必要再提以劣胜优了。

  《沙场点兵》给这些人敲了警钟,以作品的主题内容告诉人们,立足现有装备,才是打赢未来战争的根本出路。

  四、坚持人民战争是胜利之本

  以劣势装备战胜敌人,就不能离开人民战争。现在有些人特别迷信正规战,似乎在未来战争中我军不再需要人民的支援了。在《突出重围》中,根本没有人民战争的影子,幸好这是电视剧,否则胜利者还不知道是谁呢。

  在《沙场点兵》中,恰恰有意点出了这个问题,虽然这样的情节在全剧中显得有些生硬,但毕竟表现出来了。可见编剧考虑之周到。这也是我军指挥员应该时刻不忘的作战原则。

  五、深层次揭示未来战争的可能样式。

  最没有想到的是编剧在电视剧结尾提出了未来战争的可能样式,能够对军事问题研究到这样的深度,说明编剧的军事水平和功底。未来现代化战争到底是什么样式或以什么作战样式为主?剧中借人物之口露出端倪,这就是城市攻防作战。有道理吗?有!

  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看,野外和城市攻防作战的地位发生了倒置性的变化。野外条件,包括山地、丛林,再也不能成为隐蔽和保存自己的良好的地形条件了,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山区遭到灭顶之灾的打击,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而城市,由于发达国家人文思想的侵透,成了绝好的战场条件,二战时将柏林几乎夷为平地的战争也许再也难以见到了。发达国家的军队有他们的战争规则,城市中非军事目标是不允许毁伤的,这就为城市作战提供了道德保障,尤其适合弱军进行城市游击战。

  我军未来作战是否也会遇到此类问题?或者城市作战会不会作为我军的重点?《沙场点兵》为军人也为所有关心国防建设的人们提出了思考的方向。

  以上几点仅是管中窥豹,主要是想说明电视剧《沙场点兵》的确立意深刻,无论是思想境界、编导水平、拍摄艺术,都无愧于军事题材文艺作品之首。

  但是,很遗憾,该剧又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虽然瑕不掩瑜,但却弱化了主题。我以为除了编剧缺乏对部队生活的体验外,军事顾问们没有很好把关或者军事顾问本身就是南郭先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因为许多问题属于基本军事常识,不应该出问题。

  根据我在一些媒体上看到的及我个人的意见分述如下:

  1、是否是共军打共军?

  从前几集看很像。因为野狼团和猛虎团的战术没有什么不同,这样训练出的部队只会跟自己人打仗。但是,看到后来,又发现不是这样,蓝军的确与红军不同,还专门请来外军人员充当顾问。这就有了一个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应该明白,假设敌蓝军的设定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某一时代我军的战略方针而定的。当然,这比《突出重围》要好多了,《突出重围》自始至终都是共军打共军。

  2、对抗演习对抗到什么程度?

  应该说,对抗演习中的对抗只是相对的,双方攻防不能开枪开炮,总不能以摔跤定胜负吧。这就需要有端末调理员判决。因此,对抗演习仍然排除不了人为因素,但毕竟比有预案演习要逼真许多。所以,不能无限拔高对抗演习的作用。当然,这比《突出重围》要真实和高明,因为《突出重围》自始至终没有见到调理员的影子。

  3、能真枪实弹搞对抗演习吗?

  不能。但《沙场点兵》却让人认为能。其实,各种兵器不是真的向对方射击,而是在另外的靶区实施的。以向靶区射击的毁伤程度来判定对参演双方的毁伤程度。估计是编剧导演们怕看着不热闹而故意这样拍的。勉强可以理解。

  4、部队无组织无纪律问题。

  演习时红军团长康凯去摔跤,副司令看摔跤,都是违反军队纪律的。这种事情还是不出现为好。还有在演习时打手机,更是不允许的,这类问题在剧中比比皆是,不一而足。可见编导们缺乏军队生活底蕴。

  5、投手榴弹完全违背规定。

  一是投弹场地选择不符合规定,应该是选择平地而不是山地,这样才能真正考出实际投弹距离。而且,应该有各种安全措施,至少在投弹位置应该有掩体,有安全保障人员。二是投实弹的方法不对,不应该拉了弦儿再投,虽然在战斗中有这种情况,但规范动作应该是用右手小拇指拉住拉环,再投出去。三是在投弹场无关人员应该远离投掷区,更不应该在投掷人员身后列队。这样可能造成伤亡事故。四是投弹人员在投掷过后应该立即卧倒,像师长父子两人同时投弹更是大忌,如果一人出了问题,另一人如何处置?败笔,完全的大败笔。

  6、集会时战士的枪里该不该装子弹?

  副司令员在演习总结时拿战士的枪射击,编导的初衷是好的,想以此说明大问题。但是,这恰恰严重违反了演习(其实是所有行动)的纪律。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在实弹射击结束后或参加集会前,应该验枪,并将子弹退出枪膛,装上空弹匣。必要时,应收缴战士所有子弹。可见,这又是一个不该出现的常识性错误。

  7、干部能开车吗?

  一般来讲不能。这是一项预防事故的必要措施。但基层车管干部在工作需要时可以开车。但是,几乎在所有军事题材的作品中,军官们都自己开车,这正说明了所有编剧都是军营生活的半瓶子醋,还应该好好接受部队锻炼。

  8、请客吃饭、喝酒成灾。

  这种不正之风本应该大力反对,该剧却一再鼓吹。造成很不好的效果。

  9、明语指挥问题

  在军队行动中,无线通话除了炮兵口令是用明语外,其他指挥命令都应该用密语。除非我军的无线通信比敌军先进,敌军无法获取我信号,而实际恰恰相反。平时不养成密语通话习惯,战场上就会挨打。在对越作战中,我军就吃过这样的亏。可是,电视剧却处处用明语通话,大大地军人地不是。

  10、第二次演习蓝军把红军堵在家门口打,看似逼真,实则胡闹。

  从实际态势看,在战争开始后,集结地域或待机地域的军队早已经离开营区在隐蔽了。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从演习的规定看,不到对抗时节是不允许提前开战的,这种情况也是不存在的。

  11、康凯“三气周喻”用得不是地方。

  在实际战争中,敌我指挥员绝对不可能同时争同一个女人,绝对不会因为演习导调产生怨恨,这还是共军打共军,太离谱。这也是编导的大败笔。

  12、父子同在一个部队当兵不合理。

  在文革时期,有这样的事情,但现在不会再有了。不信,可以到部队调查。编导又在闭门造车。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不要小看这些枝节问题,有时会坏了全局的大事。在网上的评论中,主要议论的就是这些问题,这使得不少人因此而全面否定《沙场点兵》,这也许是编剧、导演们始料未及的。

壮丽军史画卷
尽览国威军威

 集我军历史阅兵之大成
 
详情点击此处 
1
━━━━━━━━━━━━━━━━━━━━━━━━━━━━━━━━━━━━━━━━━━━━━━━━━━━━━━━
Copyright©laobing.com, Yingp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10)88681559 13501284735
版权所有 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