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老兵快讯
国防大观
军事史林
社会论语
退役家园
军旅文化
女兵风采
为您服务
军营幽默
战友重逢
老兵红娘

 


古道仙姿 毕览皇城
欢迎光临桃花山度假村



 

 

纪实文学
 ━━━━━━━━━━━━━━━━━━━━━━☆━━━━━━━━━━━━━━━━━━━━━━


  难忘军旅

我的第一张军装照

文/张广晏


  我的第一张军装照是厂新闻干事拍的。

  当兵前,我在家乡的一家机械厂工作,父亲是那个厂的厂长。像我这样的情况,大可不必再去当兵,况且父亲是个有着25年军龄的转业干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连孙子的兵都当下了,决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再走从军路。

  然而当时的我不知道上了哪门子邪劲儿,非要参军不可.想参军必须先过父亲这一关,因为他还兼着厂武装部部长。我很清楚,要说服他,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到奶奶那里寻求支援。

  爷爷去世的早,奶奶一个人把父亲兄弟四个拉扯成人,作为长子,父亲是很听奶奶的话的。这天晚上,趁我和父亲都在家,奶奶把我们叫到一起说,你们爷俩一天到晚枪来棒去的,净打唾沫官司,总也没个了断,今天当着我的面,把话说说透,看这兵到底该不该当。

  谈话的结果自然是我如愿以偿,父亲同意我报个名试试。名一报过,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体检、政审、家访,然后拿到了入伍通知书。穿上新军装的那天我并没有想到照相,只是忙着走亲访友话别辞行,每天回来.都是奶奶帮我把军装上的皱褶抹平,叠整齐放在我的床头。我知道,奶奶还是舍不得我出远门的。

  因为父母在部队,我不满周岁就被送回了老家,是奶奶把我带大上学。如今工作了,父母也回来了,本应安安稳稳过团圆日子,我却又要去当兵,对于这份离别,她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很不情愿的,但为了孙子的理想和前程,她决定一个人默默承受。

  到了走的那天,一家人都来给我送行,奶奶特意换了件新的罩褂,将她的发髻梳了又梳,直到溜光水滑。

  依照厂里的安排,厂领导要跟我们这批新兵在厂门口合个影,厂办秘书把一朵大红花给了父亲,父亲又把它交给了奶奶,奶奶蹒跚着她那双"解放"了的小脚,来到我的面前,认认真真地将那朵纸花别在我军装的第二粒钮扣上。就在这一刻,厂报的新闻干事按下了快门,留下了一张没有经过任何矫饰和摆布的照片。

  照片上,我戴着绿军帽,穿着绿军装.正注视着奶奶把鲜艳的红花挂到我的胸前,她那藏青色的大襟褂.挽起的老式纂儿,无处不体现着北方农村妇女的质朴与仁厚。背景的假山喷泉、树木花草、厂办公楼,既衬托了人物又交待了送行的地点。我身后的那辆红色小轿车,半遮半掩地占据了相片的右下角,整个画面透露出一副离别在即蓄势待发的架式,让人不由得回味起千百年来将士出征时的情形。

  四十五年前,奶奶是不是这样送别过爷爷? 三十年前,她是不是又这样送父亲出征?

  爷爷打鬼子保家乡参加八路军的时候,父亲才刚刚出世;父亲初中毕业入伍的时候,还不满十六岁:如今陪伴她十八年朝夕相处的孙子,又要离她而去了。面对一次次的别离,奶奶已经失去了最初的苦痛和忧伤,她开始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地埋在心底,努力克制着不让它们流露出来.这反而更展现了她胸怀的深沉博大,增添了伟大母性的崇高与悲壮。望着照片,我仿佛回溯到了轰轰烈烈的年代--那个"母送子、妻送郎,兄弟双双上战场"的光荣岁月。

  临行前,我找到了那个新闻干事,要来了那张底片,一连加印了几张,存放在我所有影集的首页,让我的第一张军人照伴随着我走过整个军旅生涯。 (责任编辑 李琦)

摘自“赤子杂志”

━━━━━━━━━━━━━━━━━━━━━━━━━━━━━━━━━━━━━━━━━━━━━━━━━━━━━━━━━━━━
Copyright©laobing.com, Yingp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10)68519529 13501284735
版权所有 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提供网络支持单位:上海因特奈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