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网 >> 国防大观>> 军事焦点>> 正文


军事焦点
━━━━━━━━━━━━━━━━━━━━━━━━━━━━━━━━━━━━━━━━━━━━━━━━━━━━━━

父母亲都用过驳壳枪

文/大龙 来源:微信《重走长征路》

         我在寻访父母亲的革命历程时,偶然发现父母亲都用过驳壳枪。

  父亲配用驳壳枪,是在随红四方面军特务队长征,于1936年到达延安时,他在1944年整风学习中检讨自己到特务队当战士的动机之一,就是背着驳壳枪很漂亮!再就是他回忆1945年9月担任新四军军部特务团三营营长时,率领全营参加攻打六合县城(属江苏省)的战斗,担负从城北攻城的任务。他利用夜暗带上三名通讯员渡过护城河、越过城墙,在巷战中诈敌成功,生俘敌130余人,缴获枪支100多支,其中有“快慢机”驳壳枪和左轮手枪十余支。父亲乘机挑了一支新的“快慢机”驳壳枪、一支左轮手枪由自己留用。后来为了保住“快慢机”驳壳枪,他把左轮手枪交给了团政委张闯初,而那支“快慢机”驳壳枪则一直伴随他十年,直到解放后1957年肃反时才恋恋不舍地被要求上交了。

  母亲配用驳壳枪,是在1938年随刚刚完成改编的新四军第二支队从福建龙岩往安徽岩寺的长途行军时,她后来的回忆充满了留恋:穿着军装,背上一支没有盒子的驳壳枪、一个背包、一条米袋,觉得这种生活真是新奇极了……

  可惜,父母亲配用驳壳枪都没有留下照片,只有在一张解放战争时的合影照上,我父亲的警卫员张金贵身挎驳壳枪(可见他特意把驳壳枪挪到身前,那是一种自豪)。

父母解放战争时期的合影照


  对于我,打小就知道这驳壳枪那是鼎鼎大名啊!那时候,看打鬼子、打蒋匪军的电影,只要看到驳壳枪高举,肯定是“好人”发起冲锋,把“坏人”打得落花流水!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杨靖宇、李向阳、杨子荣、双枪老太婆……用起驳壳枪简直就是出神入化呀!

  由此我想起看看网上的驳壳枪图片、照片,想不到相当丰富,再看看驳壳枪的来历和它在我国颇似传奇的经历,觉得写点什么挺有意思,遂汇集如下。

驳壳枪


  驳壳枪,舶来品。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系德国毛瑟兵工厂的枪械师菲德勒(Feederle)三兄弟利用工作闲暇于1893年设计设计出来的,次年在德国奥本多夫的毛瑟兵工厂制成样枪,1895年始,先后在德、英、比、法等国获得专利(专利申请人是毛瑟),1896年正式生产,1897年初正式定型为M1896式手枪,又称C96式。因为是毛瑟申请了该枪的专利,所以该枪被冠以“毛瑟”二字,被作为德国毛瑟兵工厂的原创。

  毛瑟手枪在我国被广泛称为“驳壳枪”的缘由解释有不同:一说是得名于那个木制枪盒(枪套),“驳壳”(早年曾译做“卜壳”)正是英文中“盒子”(box)的音译;一说是缘于毛瑟兵工厂为俄国订制的“Bolo”毛瑟枪,最早随十月革命时期流亡的俄罗斯人进入我国,“Bolo”是俄语Bolsheviks(布尔什维克)的简称,在我国演化成“驳壳”;一说是缘于枪身表面比较平滑,就象是造铁驳船用的钢板壳一样。

驳壳枪与枪套

  说到驳壳枪和它的木壳枪盒(枪套),想必大家都会想起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

  德国毛瑟兵工厂于1898年制造的毛瑟96式军用手枪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用手枪,该枪长30厘米,高14厘米,重量为1.25千克,口径为7.63mm(毫米),弹头初速可达425米/秒,标尺刻度800或1000米(射程达1000米时弹丸还有一定杀伤力,但有效杀伤距离没有那么远),作为短兵器的杀伤力是较强的。而且,由于驳壳枪身管较长、射程远、子弹初速高、弹道平直,所以近距离射击只要粗略瞄准,命中率就很高,训练有素的枪手可以在近距离射击第一发指哪打哪(影视剧中,常见枪手握驳壳枪甩手就打的场景)。

  驳壳枪除了半自动的M1896式(又简称为96式),毛瑟兵工厂还自1931年5月量产了一种全自动型的驳壳枪,即1932式M712速射型,因可选择“单发”“连发”两种发射方式,因而国内称之为“快慢机”(我父亲在他缴获的驳壳枪中,就挑选了“快慢机”驳壳枪)。

  毛瑟手枪原设计口径是7.65mm Borchardt,后来正式生产时改进子弹为7.63×25mm,又称30Mauser,大受欢迎,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为止,都是主要的口径。在第一次大战后,毛瑟厂将一部分毛瑟手枪改装成9mm口径,为区别于7.63mm口径,在9mm口径毛瑟手枪的握把两侧刻有大大的红色9字。(7.63mm的30毛瑟改为9mm很容易,因为两者的子弹底径几乎相同,9mm子弹较短,所以除了枪膛、枪管内径须要放大,其他都可以保留原状)

  德国毛瑟原厂生产的毛瑟手枪型号主要有5种:分别是M1898、M1912、M1916、M1930和M1932。其中M1898和M1916的口径为9mm,其余为7.63mm口径。

   毛瑟手枪的基本结构比较复杂,枪身坚固,相对比较可靠。

驳壳枪分解图


  不过,在极少被关注的驳壳枪事故案例中,就有侦察英雄杨子荣牺牲的例子——1947年2月23日夜,正在林海雪原中侦察匪情的杨子荣和他的战友们,在海林县梨树沟的一个窝棚周围发现了残匪的踪迹,他一马当先冲进窝棚,将手中的驳壳枪对准欲反抗的匪徒,但他扣动扳机时,手中的驳壳枪却没有打响,反被匪徒回击的一枪打中左胸而光荣牺牲。有人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驳壳枪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屋内后,空气中的水气凝结在温度较低的枪身上,当枪再次被带到室外后水气结成了冰霜,将最精密的枪机部件牢牢冻住,导致击发失灵,因此造成了英雄牺牲的遗憾。

  现今有人分析驳壳枪的一些缺点:一是构造复杂,标准型全枪约有近40个零件,而且形状特殊,多为机加件,材料损耗和加工难度都比较大,使得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二是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安全性不够好。如用来卡住枪机使其不致过份后退的枪机榫这个部件,一旦磨损或疲劳后,有可能会齐根断裂,从而使射击时枪机向后飞出,使射手受伤;三是弹药混用易发生危险,驳壳枪一般使用毛瑟7.63mm枪弹,前苏联TT或国产51式7.62mm手枪弹都是从前者改进而来,尽管外形尺寸基本相同,但装药量更多,膛压较大,在使用后两种枪弹时,驳壳枪相对薄弱的构造更容易发生危险,对于一些历经数十年风雨的老枪来说尤其如此;四是不管是几号“盒子”,与勃朗宁或柯尔特式手枪相比,体型和重量都大许多。

  毛瑟手枪有多种变型,有以桥夹装填10发子弹(上装弹)型,还有容量为10发、20发、甚至70发弹匣的下装弹型。桥夹装填满子弹也称为“一梭子”。用桥夹装弹的最经典过程看电影《平原游击队》最后击毙敌酋松井的那组镜头——拉开枪机,把装有子弹的桥夹插到机匣装弹口中,然后向下用力把子弹压进弹仓中,压完后再把空桥夹抽出来。

驳壳枪的弹匣

驳壳枪的弹匣

驳壳枪的弹匣

驳壳枪接装为冲锋枪

  毛瑟手枪原设计可以将木制枪盒(枪套)组合到枪把手上作为枪托,作为冲锋枪。

  有意思的是,这种枪盒(枪套)倒装在握把上,将手枪转变为一枝冲锋枪而成为肩射武器的方式,自此在我国成为一种惯例,随后不论是白朗宁(8吋1900型)、转轮枪、毛瑟(1912-1914型)等手枪,通通都得具有这项功能。这算是毛瑟手枪对中国军械发展与使用影响深远的一项旁证。毛瑟厂后来专门生产过长管带枪托的骑枪型,但产量不多,国内大沽造船所曾有小量仿制。

  看着这样颇具匠心的设计,应该是好枪啊,却不想毛瑟手枪生不逢时,它的缺点和它的优点一样突出:

  1.当时半自动手枪刚刚面世,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军队使用半自动手枪作为制式武器;

  2.该枪价格太高;

  3.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认为该枪作为手枪装备则尺寸太大;

  4.连续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不易控制射击精度;

  5.将木制枪盒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即可肩射,在全自动射击时,可改善枪口上跳,但组合操作较复杂,携行也不方便。

  毛瑟手枪(驳壳枪)在国外流行不起来,却在我国吃香了!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革命频发之中,各派力量急需武器,而国内军工生产能力薄弱,当时的国际联盟又限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驳壳枪作为手枪则不在控制之列。国内各派一经接触到驳壳枪,发现这是中国所能进口的威力最大的武器,优点突出,因而,国内各派武装皆把的驳壳枪作为引进首选。最早的进口记载是1912年9月,北洋政府陆军部就与德商礼和洋行(Carlowitz&Co)签约,购买“自来得毛瑟手枪200杆”,连同500发子弹和全套附件,每把价值足银58两,证明在民国元年中国就出现了这种价格不菲的舶来品。(“自来得”名称见后面的解释)

  M1932型驳壳枪量产后的前1000支就销售到了我国。据说在提供给我国的这些产品中,还有带有纳粹鹰徽和奥本多夫工厂戳记的,这些原本是为纳粹党卫军生产的佩枪,但考虑到中国主顾的迫切需求而优先提供给了我国。

  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开支列表中,有“购廿响驳壳手枪二万枝附子弹二千万发”一项,时价法币280万元。1938年3月,蒋介石曾向中国驻德商务参赞谭伯羽发去电报,要求谭在德国采购“20响卜壳手枪2万枝,每枝配弹2000发”,并且是“愈快愈好”。从当时的各种文献资料来看,抗战前夕到抗战初期,我国从德国等国买的驳壳枪多半都是20发装弹的M1932型,当然还有10发装弹的M1896型和西班牙造等其他型号。国民政府斥巨资进口包括驳壳枪在内的大量军用物资虽然是抵抗日本侵略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为了消灭老对手——红军。所以这些M1932型和其他的进口驳壳枪一样,多数是配发给围剿红军的各路国民党军队,并不仅仅是装备中央军。这些进口驳壳枪被红军缴获了多少?大家尽可遐想。

  我认为,驳壳枪在我国大放光彩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火力强大!以最流行的20发装弹量驳壳枪为例,两手用双枪左右开弓,可以连发40枪,在冲锋枪尚不多见的情况下,相对于当时5发装弹量的单发步枪(得打一枪拉一下枪栓),驳壳枪除了射程占下风,在便携性和火力上占尽优势!在短兵相接时,用驳壳枪速射的“弹幕”,不仅能压制住敌方步枪火力,而且可以在敌方手榴弹投掷距离之外就将敌人轻松撂倒。

  因此,驳壳枪在我国历经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建国初期,都是非常重要的轻武器装备,直至各种自动武器普遍装备后,它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种历史见证。

  较早时,军阀张宗昌、张作霖的白俄雇佣军中很多人携带驳壳枪。冯玉祥将军甚至用驳壳枪装备了一个手枪旅,该旅每人两把驳壳枪、一把大刀。

  下图是淞沪抗战中装备驳壳枪的第十九路军敢死队。为了便于快速出枪,他们的驳壳枪没有放在枪盒(枪套)里,而是插在弹药携行具和衣服之间。

国民党军十九路军

  在我们革命队伍中,初始最有名的,是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朱德用的一支驳壳枪(该枪的枪身右侧刻有“南昌暴动纪念 朱德自用”字样,为三号警用型驳壳枪,装有短枪管和小号握把)。

警用型驳壳枪

  最壮烈的,是杨靖宇将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最后孤身作战时,用随身携带的三支驳壳枪——一支9mm口径的长身管(长苗匣子),一支9mm口径的标准身管(大号匣子),一支7.63mm口径的短身管(小号匣子),与关东军讨伐队激战数小时,英勇牺牲。(驳壳枪在我国的名称、俗称繁多,待后叙述)

  红军的手枪部队当属特务队(多担任领导和机关的警卫任务,我父亲就在红四方面军和延安中央警卫营担任过特务员),但红军最大规模的手枪部队,当属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长征前建立的手枪团,装备以驳克枪、大刀为主,这也是第一支红军的手枪团。在作战兵力规模不大、作战持续时间不长、迅速抵近突击甚至近距离格斗的情况下,机动灵活、火力强大的红军手枪团屡建奇功。从这个手枪团中走出了韩先楚、刘震、陈先瑞等一批开国将领。

  红二十五军不仅编有手枪团,其领导人身先士卒,也佩挂驳克枪。见下图,除了警卫员佩挂驳克枪,军政委吴焕先(前排左一)、副军长徐海东(前排中)都佩挂着驳克枪。

  下面这幅徐海东的照片,佩挂着的驳克枪就更清楚了。

徐海东佩带驳壳枪照片

  其他几支红军长征队伍与红二十五军组建手枪团的做法有所不同,在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所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曾引用过余秋里将军的一段回忆:长征途中,时任红六军团十八团政委的余秋里率部在贵州章坝附近与国民党万耀煌纵队遭遇,战斗中他发现敌人使用了一种火力类似轻机枪的“二十响”手枪。战斗非常惨烈,但红军最后还是以重大牺牲为代价,缴获了敌人的8支自动型驳壳枪(“二十响”、“快慢机”),余秋里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种新式武器。当时,红六军团从正中插入将敌人纵队劈成两半,红十八团碰上的恰好是敌二十五军指挥部,虽然万耀煌所部并非完全是中央嫡系部队,但敌指挥部的警卫部队还是配备了相当数量的M1932之类的速射驳壳枪。

  红军长征途中不只一次与“二十响”“快慢机”打过交道,在各次战斗中缴获的这种手枪实际上成为红军的重要突击装备之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留下了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们一手攀铁索、一手持驳壳枪猛烈射击的光辉形象。

油画:飞夺泸定桥

  红四方面军在和国民党胡宗南部以及青海“二马”的战斗中曾多次缴获过“快慢机”,这些装备后来在西路军的倪家营子、石窝等一系列悲壮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任红三十军代理军长的程世才后来回忆:1937年4月,在走出祁连山后,发生了西路军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白墩血战,当时西路军余部被两个旅的马匪骑兵分割包围,当敌人马队已冲到30米内的危急关头,程世才和警卫员们硬是凭借7支“快慢机”的火力,从1700名敌骑的两路包抄中杀开一条血路,最终带着最后的近500人突出重围。正是因为这种手枪在关键时刻屡建奇功,所以曾任西路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在抗战期间,一直以M1932型手枪作为随身佩枪,他是配用驳壳枪的我军最高级别领导人。

  红军和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所进行的游击战,样式多种多样——打伏击、化装奇袭、地道战、村落战、夜战等等,驳壳枪大派用场,尤其在短兵相接中用来得心应手。

  日军对驳壳枪的感觉那是非常复杂!日军装备的手枪“王八盒子”对阵驳壳枪,那会是毫无胜算的!不过,日军的对驳壳枪的态度非常务实,当年日军负责特种作战的精锐小队(如曾突袭八路军总部的华北日军“益子挺进队”)就普遍装备了“二十响”。

  在实战中,中国人对驳壳枪的使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驳壳枪射击时枪口跳动比较明显,一般连续射击时,第一枪以后的子弹就越来越不着边了,中国人创造了枪身横置(将枪身水平)射击,这样无论枪口怎样跳动,发射的子弹都处于水平方向,不会打飞,只会横扫一大片——枪手若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枪手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所以影视剧中霸气的驳壳枪开火镜头就是双枪横扫!

  另一个中国人把驳壳枪用到了出神入化境地的例子是:当年有不少枪手携带两把以上的驳壳枪,一只置于木制枪套(枪匣)里,另一只为了便于快速拔枪射击则插在腰带上,要拔枪不被腰带影响,特意将这支枪身管上的准星磨平。电影中的李向阳双手持枪,注意,其右手所持驳壳枪就是磨平了准星的。钦佩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当年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平原游击队李向阳手持双枪

  即使磨平了准星,有的神枪手仍能甩手开火命中200米以外的电线。

  当然,磨平了准星,插拔、手枪容易造成枪管前端表面的磨损。所以聪明的国人又发明了“明套”(又叫“快套”),用弹性好的金属片制成卡子的形式,用来别住皮带,另一面弯成与枪身表面突棱上的凹槽相配合的形状,用来挂住手枪。“明套”真是不用木质枪盒的驳壳枪的绝配!

  中国人把驳壳枪用到了出神入化境地的例子还有一个:将毛瑟手枪从待发状态转变为击发状态不用手指扳动机头,而是“蹭开机头”!《铁道游击队》中有彭亮在肘部蹭开双枪机头的镜头,《亮剑》里有“和尚”在拔枪的同时在大腿上蹭开机头的场面。人枪合一啦!

  由于对驳壳枪的钟爱,我国堪称驳壳枪王国,不仅用多种方式进口,而且也大力仿制。德国、西班牙、中国,是世界上生产驳壳枪的主要国家,而中国又是使用驳壳枪最多的国家。有人估计,中国国内的驳壳枪占世界上驳壳枪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还有人认为,德国毛瑟兵工厂生产的150万支驳壳枪中有近四分之一卖到了中国,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订单支撑,毛瑟兵工厂可能早就倒闭了。

  除了自德国进口驳壳枪外,我国还进口西班牙生产的“皇家”等多种品牌的毛瑟手枪仿制品,西班牙产品与德国产品的外观大体相似,但内部结构有差异,而且西班牙产品质量高低有别,但价格相对要比德国产品便宜许多,其中MM31型和阿斯特拉900系列等型号在中国非常畅销,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市场。上海公安博物馆中至今还保存着孙中山先生用过的西班牙产阿斯特拉工艺型驳壳枪。

  驳壳枪在我国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德国原厂产品价格不菲,所以从1918年起,国内四川兵工厂便开始仿造该枪,据不完全统计,到1940年为止,国内共有11个兵工厂生产该系列手枪,仿制M1932型的厂家有5个,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军阀的工厂甚至是手工作坊也在仿造这种产品。仿制品中最有名的,当属山西军阀阎锡山控制下的太原兵工厂于1929年开始制造的点45吋/11.43mm口径的民国一七年式驳壳枪,该枪全长达到300mm,全重1.8Kg。

  虽然这些仿制品大小、口径、内部结构和加工质量都差次不齐,但都具有统一的驳壳枪的外形。由于当时人们对毛瑟原厂产品的普遍信赖,这些国内仿制品上还常常打上仿冒的毛瑟标记。更有甚者,一些单发的土造手枪也会特地被做成驳壳枪的形状(包括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生产的土造手枪,见下图),毛瑟系列手枪在中国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土造手枪

  因此,国内的驳壳枪来路繁多、名称繁多、式样(变形)繁多(驳壳枪本身的种类就很多,加上各种变型和仿制品那就更加复杂了)。驳壳枪在国人眼中的区分方式非常具体、形象,还有些奇特,看看以下的驳壳枪不同名称和构造区分:

  德国造--广义上指产自德国的毛瑟手枪;狭义上仅指机匣上雕刻有汉字“德国制”字样的毛瑟手枪(不过,国内仿造的驳壳枪也会刻上“德国制”字样);

  快慢机--所有具有可以控制单发、连发机构的自动型毛瑟手枪的统称;该枪的枪身左侧后端有一个选择钮,选择钮指向“R”为连发、选择钮指向“N”为单发,因此被称为“快慢机”,最早由西班牙的公司于1927年生产,毛瑟兵工厂不甘落后,很快便推出M1932式自动型手枪,又被称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M712是毛瑟厂的该产品在商品目录中的编号;

  自来得--狭意上指国内仿造的1932年式M712毛瑟手枪,因该枪上雕刻有“自来得手枪”几个字;广义上泛指各种毛瑟手枪的统称,但“自来得”中的“得”并非是德国的“德”,来源于德语“自动装填”(Selbstlade)中lade的音译,lade相当于英语的load(指子弹上膛之意),当时包括政府文件和兵工资料在内的许多正式场合都使用“自来得”这个名称,当时国内厂家专门在其产品一侧刻上这几个汉字;
连枪--能够连发的毛瑟手枪的泛称;

  盒子炮--因毛瑟手枪的枪套为一个木盒,并且弹头飞到1000米外还有杀伤力,因此得在“盒子”后面又加上一个“炮”字来形容其威力;

  匣子枪--因毛瑟手枪的枪套(枪匣)的形式而得名;

  大肚匣子、二十响、廿响--毛瑟兵工厂制造的及西班牙和国内仿制的、可装20发弹匣的毛瑟连发手枪统称,因枪体前部机匣外侧凸起,象鼓了个大肚子,及可装弹20发而得名;最早的“二十响”是西班牙改良毛瑟而形成的M712快慢机型,毛瑟后来推出M1932式手枪可以用10发和20发两种弹匣;

  西班牙造大腰鼓--西班牙造阿期特拉M903、M904手枪,大肚匣子的一种,得名原因同大肚匣子;

  大镜面匣子--毛瑟手枪中,机匣侧面光滑平整、光可鉴人,且无任何凸起和铭文的那一种;
 
  长苗匣子、短苗匣子——毛瑟手枪的枪管长度不同,如枪管长155mm、140mm等,西班牙产的还有枪管长度超过180mm的型号;

  二十响长苗大镜面--西班牙造阿斯特拉M902手枪,因其20发弹匣为固定式,且侧面光滑平整,故名;

  小镜面盒子--天津大沽仿造的一种毛瑟手枪,外型从远看类似毛瑟警用型,短枪管,小握把,海螺型机锤,但机匣侧面光滑平整,故得名;

  在我国南方通常按枪管长度将毛瑟手枪分成三种型号——头号盒子(枪管长度140毫米,口径9毫米或7.63毫米);二号盒子(枪管长度132毫米,口径7.63毫米);三号盒子(枪管长度97mm,口径7.63毫米,即短枪管毛瑟手枪、毛瑟警用型手枪);但实际上,还有枪管长度超过180mm的(西班牙产品);

  在我国北方通常按照枪把的大小将毛瑟手枪分成三种型号——头把盒子(大握把);二把盒子(介于大小握把之间);三把盒子(小握把);但实际上,各种毛瑟手枪的握把至少有15种之多(其实,毛瑟手枪握把的设计并不适于手握,但毛瑟手枪存在多年来,仅是握把大小有区分,并没有得到改进,直至现代手枪抛弃了这种形式);

  在我国,也根据毛瑟手枪的不同口径来称呼——大眼盒子(太原兵工厂仿造的,其口径达11.43mm/点45吋,亦称为“民一七年式”);大红九(口径9毫米,为和其他口径相区别,在握把上刻有一个很大的阿拉伯数字“9”,并漆成醒目的红色,因而得名;不过,9mm口径的有毛瑟手枪弹、贝拉巴鲁姆弹和拉果弹,三者弹壳长度不同,威力也有差别,互不通用);当然,在国内最常见的,还是7.63mm口径的各式驳壳枪;

  插梭盒子--所有弹匣可拆的毛瑟及仿毛瑟手枪的统称,区别于弹匣(俗称梭子)不可拆的毛瑟手枪;

  马匣子--骑枪型毛瑟,因其枪管长,枪托固定在握把上,可兼作马枪(骑枪)用,故名;

  金鸡(机)圆眼盒子--大镜面匣子的一种,因枪的板机为黄铜制,形同金色,机锤则为大环圆孔,故名;

  七钉盒子--西班牙产阿斯特拉M900型仿毛瑟手枪,因其机匣侧面有用于组合枪体的7颗呈方型销钉而得名;

  旁开门盒子--同上,因其机匣可以从左侧打开一块,象开了一扇门,故得名;

  二把长八分盒子--长苗盒子的一款,因其枪管长度132毫米,较140毫米的一款略短,故得名;

  二把短八分盒子--一款短管毛瑟手枪,因其枪管略长于警用型,故得名。

  就此打住,对“名字”“俗称”最多、构造多变的手枪——驳壳枪而言,很难一一说全。

  总之,驳壳枪(盒子炮、匣子枪、快慢机、二十响、自来得……)由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一直到朝鲜战争,几乎无役不与,它和中国现代史、革命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军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仿制苏式轻武器,陆续列装了五四式手枪、五六式冲锋枪等自动武器,驳壳枪退出我军装备。我父亲钟爱的驳壳枪即于1957年上交。

  时值今日,驳壳枪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对驳壳枪收藏情有独钟的大有人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太原兵工厂仿制的点45/11.43mm口径“民一七式”驳壳枪总共生产了约7000支,如今成为国内外枪械收藏者竞相追求的珍稀品种),而要把驳壳枪这种类型的手枪继续改朝换代的也还有人在(见下图)。


  驳壳枪成为了今日的工艺品。


  从原创的毛瑟军用手枪始,至各种山寨、水货驳壳枪(盒子炮、匣子枪、快慢机、二十响、自来得……)而仍不止,并且还会存在下去。只能说,神奇!


  精品集萃  


战友重逢  
战友资料寻找战友

老兵红娘  
交友信息交友意向表

 
 
 


Copyright© 2000-2008 老兵网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8519529 13371713807

京ICP备0501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