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巾帼传令兵” “传令兵”,是军队对电话总机接线员的特殊“昵称”。这些坐在“三尺机台”前的战士,大多是豆蔻年华的女兵。一个个命令,通过这些“巾帼传令兵” 的传递,调动着千军万马。 昔日插塞绳,今朝敲键盘。如今,“三尺机台”虽然称谓未改,但信息技术的进步,已经让姑娘们的工作平台有了崭新的概念。作为我军第一代采用新型数字化电话台的女兵长话台,沈阳军区某通信总站的女兵们经历了一次不寻常的淬火。 女兵连直面高科技 【时代点击】 换装之初,连队上百名女兵面对着七八十台微机,喜悦与迷茫交织在一起。一时间,连队陷入尴尬的“混乱”:女兵们有的打不开文件,有的不会关机,有的“非法操作”,有的乱删文件…… 微机就是当今“传令兵”的武器和装备。连队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把“三个代表”与“三尺机台”结合起来,教育大家认清践行先进性必须钻研科技知识,胜任现代装备,把新型机台作为练精兵、谋“打赢”的主阵地。 针对人工电话网由模拟技术过渡到数字技术的值勤样式,连队为女兵们制定了补充新知识、淘汰老专业、掌握新技术、驾驭新装备的“三年规划”,要求“ 一年兵达到懂,二年兵达到通,士官达到精,干部达到广”和“会外语、懂微机、善管理、有专长”。为此,她们请技术人员到连队对官兵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干部先后到西安、南京等通信院校学习,并聘请军内外计算机专家到连队当“客座老师”。连队的网络教室及《长话之声》小报也应运而生。阅览室建立了电子图书馆。 受“鲶鱼效应”的启示,去年初,连队又提出了“以业务、英语骨干和‘小能人’3个示范小分队为突破口,带动全连科技素质提高”的工作思路,培养尖子、辐射群体。英语小分队人员对2200个单词、210个短句、89条勤务用语做到运用自如,并熟练背记50篇英语小文章,并用英语介绍话务装备、演示勤务用语等。如今,每个官兵都掌握了1000个英语单词和500个常用短语。 【人物在线】
【时代点击】 熟练驾驭新装备,就要去掉娇气,打磨虎气。女兵们入伍时大都十六七岁,独生子女居多,多数为城镇兵和干部子女。义务兵两年兵役制施行后,连队痛下 “双超一创”训练的决心。 超前训练。将汉字输入列入新兵训练课目,新兵下连一个半月,汉字输入速度已达每分钟百字以上,超过大纲标准,提前两个月独立上岗值勤。 超强训练。要求女兵们背记部队番、代号和大量常用电话号甚至手机号,听懂南腔北调的各种口音,做到键盘“一敲准”,听音知人“一听准”,职责业务 “一口清”。 创新训练。训练话务员精通键盘上各功能键和数字键的操作使用,苦练“按键功”。连队要求女兵们像学弹钢琴那样,从坐姿、手形到指法,逐一明确规范,一招一式养成正确习惯,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连队还相继推出了新一代话务值勤训练规范。去年6月份,连长高颖、指导员董波在全军市话工作研讨会上演示了两个规范,得到好评和推广。智能人工台来电随机分布,四面八方都得随时接转,比过去定向、定机难度更大,要求话务员头脑反应要更加灵活、敏捷,操作要更加娴熟、准确。连队运用科技手段科学组训,摸索出感观示范、语音刺激、时间分割、分层递进、干扰辨别、网络对抗等19种新训法,还研制开发了《话务仿真训练系统》训练软件,使机上原来的“一带三”达到现在的“一带四十”。 【人物在线】 【时代点击】 第一步:与时间和装备赛跑,由文凭向水平跨越。连队18名干部都达到大专以上学历,5人取得第二学历。为此她们又提出把文凭和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展到微机常用软件等应用性知识的学习,“精一专二通三”,率先实现网络、电脑、业务、英语“四通”的新目标。连队建起了局域网,开通了教育网站,组织官兵自己动手制作教育课件。现在,干部们都能制作网页、电子表格、幻灯,进行图片处理和网络维护管理。士官也都能制作一种以上软件。网上教育已成为女兵越来越喜欢的新课堂。 第二步:打破话务分队不能搞技术维护的传统观念,由单一值勤向“值维一体”跨越。换装后不久,连队党支部就意识到,必须把学微机基础知识、程控知识、光纤通信知识,做数据库,直至提高技术维护能力作为连队的主攻方向,确定连队干部、士官要达到“能组训、会操作、懂技术、善维护”的要求,全体干部和50%的士官必须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 第三步:运用科技知识,由单纯技能型操作向开发微机新功能跨越。面对一个由数十部微机组成的数据平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连队面前:如何在最大限度地把新装备管好用好的同时,用我所需,不断开发出新功能。尽管生产厂家提供了售后服务,但仍存在着要么在机上找不到所需的功能,要么找厂家也解决不了等问题。连队技术骨干在实践中摸索,不仅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还拓展装备新功能。 【人物在线】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系的排长王淼,人称“微机王”。凡微机上的大事小情,大家都爱找她讲课辅导。一次,厂家为连队安装完计算机、布好网线,却没有完善服务器功能,造成网络运行不稳定,维护也很困难。为此,她认真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对所有计算机进行评估检测,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终于选择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对等网络结构,完成了连队训练局域网的组建。并开发出带有主叫和被叫用户的网络化训练功能,实现了“机上机下训练零过渡”,缩短新兵训练周期5个月以上。 摘自“解放军报” |
Copyright©laobing.com, Yingpu,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