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全军最大的故障台 有一天,我们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死机”了,平时从电话里传出的那亲切的蜂鸣声消失了。没有了电话,自然尝到了“哑巴”和“聋子”的滋味。于是,有人建议:赶紧向112报告修理。结果呢,经过112女兵们的诊断,不长时间电话就“痊愈”了。此事,吸引我满怀谢意地走进了故障台。 这里是全军最大和级别最高的故障台,上万门电话就是从这里“流”向机关、院校和基层部队的。走进机房的大门,看到架子上那密如蛛网的电话线,好像一张大网。这些看似杂乱无章、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话线,在女兵们的眼里却是条理有致,这对线是哪部电话,那对线到哪个方向,做到了哑巴吃水饺———心中有数。这就是功夫!一团乱麻,在极短的时间内梳理清晰,这需要耐心和技巧。按理说,故障台的业务在通信专业中的技术难度并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繁琐的,万余部电话的故障都要经过这里“会诊”,工作量可想而知。在工作台上,十几部红色电话机一字排开,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女兵们有的填写资料,有的测试线路,有的记录上级通知,19岁的领班员唐颖更是忙得有趣,她的两只耳朵都挂上了电话听筒———电话太多。唐颖搬出一大摞资料本说,接电话还算是轻松的,最要命的是这些资料数据,如果全都塞进脑袋里,不下点功夫可不行。 每天要对200个电话“例行体检” 电话坏了,作为用户来讲,谁的心情都不会好,特别是在军队这种特殊的集团里,通过电话办理的事情哪一件不重要?因此,112的电话铃声一响,女兵们经常听到一些质问:“我的电话怎么坏了!”这时候如果女兵们“心眼小”可就不行了,因为值班中有要求,对用户一定要做到礼貌热情,说话必须是“请”字开头,“好”字结尾,耍脾气就意味着工作不合格。所以练好“气功”,是112女兵们的必修课,而且必须修炼到没了脾气才行。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呀!这些十八九岁的女兵们,差不多都是独生女,在家里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托在手上怕掉了,哪里受过这种气呀!这不,有一次女兵李艳艳在处理业务时,“音量” 也就是比平常稍稍大了一点,结果被领导“教育”得热泪盈眶。实际上,112故障台只是受理电话故障业务的机构,并不是制造故障的“祸首”。所以女兵们往往是把“质问”和“委屈”咽进肚里,把热情和耐心送给用户。如今,现代化的“ 电话测试系统”已成为故障台的好帮手,通过它,女兵们可以每天对200个电话进行“体检”,大大降低了电话故障率。 有一次设备进行版本升级,为了做到电话线路畅通无阻,女兵们在机房里干了整整一个通宵。考虑到女兵们的嘴比较“刁”,单位特意买来了肯德基当夜宵,哪成想,平时见了肯德基奋不顾身、勇往直“吃”的女兵们,竟然没受肯德基的诱惑,在不中断电话的情况下完成了设备的升级任务。 故障台内外有别 受理电话故障业务的112,实际上“内外有别”,因为女兵们接到故障申告后,首先对电话进行测试排查,找到故障点后,要通知男兵们去处理,因此也就有了女兵主内、男兵主外之说。从环境上来说,女兵们在室内忙忙碌碌,男兵们在外面风吹雨打,“享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女兵们处于“支配”地位,一个派修通知单就将男兵们指挥得团团转。故障点测试准确没话可说,如果将故障点判断错误,那男兵们可就有苦头吃了,因为电话分布在四面八方,有的距离几公里,甚至是十几公里,男兵们就一辆自行车蹬来蹬去,那还不“火冒三丈”。为了让女兵们了解男兵的不容易,单位特意组织女兵观看男兵在高楼上的惊险作业,以此来促进女兵处理业务的责任心。不过,女兵们的鬼点子也很多,为了“联络感情”,每到节日,她们就会将各种“甜言蜜语”制成明信片送给男兵,这一招还挺管用,不但处理起业务来相互配合默契,男兵们外出时还成了女兵的“公务员 ”,时常给不易外出的女兵代买物品。 泪水与软弱无关 故障台上尉女技师宋秀华是有名的“严师”,按她的要求是“故障台就不允许出差错”。因为故障台是专门处理故障的,如果再“错上加错”,那可就是屋漏偏逢连雨天了。宋技师说,有一次一条通往重要单位的电缆在施工中被挖断,几十部电话“报废”,我们在测试中发现了这一严重情况,立即与外线分队一起,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将每一部电话像蚂蚁搬家一样“搬”到了另外的电缆上。这样描述听起来很容易,可实际处理起来,没有娴熟的业务技术,甭说两个小时,就是20个小时也完不成,电话接不通,就跟丢失了阵地一样,那是要误大事的。 于是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定:新兵在一年内必须掌握基本的业务技术。在宋技师的“高压”之下,女兵们在训练中谁也不敢懈怠,都认真刻苦。背记资料时,时间不够用,女兵们就搬个小凳到洗漱间里“加班”;接线动作不规范,只有一遍又一遍地练。电话线很细,女兵们那纤纤细手哪能承受如此大频率的磨擦,结果是磨破手的事情经常发生。上等兵邱红霞第一次来到机房时,看到密不透风的线路“当时就傻了”,可既然当了电话兵,哪有知难而退的道理,只能咬牙坚持。于是邱红霞从一个“话都不会说”的新兵,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终于出师值勤了。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女兵们没有一个不哭鼻子的:她们喜欢用泪水洗刷劳累,也喜欢用泪水浸泡出娴熟的技术。业务学得慢了,她们要哭;挨领导批评了,她们要哭;遇到不顺心的事了,她们也要哭。她们的哭来得快也去得快,就好比一场雷阵雨。因此,女兵们的泪水没有后遗症;女兵们的泪水与软弱无关。 摘自“解放军报” |
Copyright©laobing.com, Yingpu,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