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老兵网>>退役家园>>老兵天地>>正文                                   返回首页


老兵天地
━━━━━━━━━━━━━━━━━━━━━━━━━━━☆━━━━━━━━━━━━━━━━━━━
━━━━━━━━

“六安好人”:老兵黄卓

文:张静静 图:刘容海、丁百贺

  通过新闻媒体推荐,经过10月26日市委宣传部“六安好人”评选会议评议,评选出8月、9月份的六安市“六安好人”,中共党员、二炮退伍军人、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副科长黄卓同志在助人为乐类18名“六安好人”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幸当选。

   今年3月初,《六安新周报》联合市文明办、市广播电视台,向全市发出了“寻找六安好人”的倡议,黄卓、陈久福,一位普通民警和孤寡残疾人15年的感人故事被找寻、捡拾了起来。

  3月下旬至今,本市主流媒体《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分别在显著版面刊载支队宣传科副科长黄卓同志的爱心助残事迹;中国军网、中华复转军人网、中国警营文化网、中国老战友网、中国福利企业网、爱心中国网、中国老兵网、中国公益联盟网、军创网、中安在线、安徽好人网、安徽交通信息服务网、六安新闻网等三十多家媒体也先后报道了这一感人故事。

   黄卓同志视名利如淡水,十五年如一日,他默默无闻的像照顾兄长一样照顾一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残疾人。1996年,黄卓退伍回乡担任村医,开始救助走失母亲、车祸亡父,头腿双重残疾的同村村民陈久福,免费为他送医送药。1997年,黄卓同志考录到了原县级六安市公安局,虽然父母早亡,家属没有工作,但爱心和责任促使他不离不弃眷顾着这位身残体衰的“老孤儿”:2004年,他给陈久福在城里找了份看门的工作,并隔三差五去看陈久福,为其送茶叶、衣服、食物,逢年过节为其掏红包、端上美味佳肴等。后因其左大腿摔断,无法在修配厂继续工作,黄卓同志经过奔走协调,将年仅43岁的陈久福特批安置到了分路口镇第二敬老院。当时,陈久福大小便不能自理,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很差,黄卓几乎每个星期都去看望陈久福,委托其他孤寡老人帮助料理其衣着起居;每周五晚上、双休日,黄卓抽空给陈久福的伤腿按摩、重新艰难的学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给其送去小广播解闷。在黄卓这个精神支柱的温暖、呵护下,几个月后,陈久福的伤腿很快恢复了功能,逐步可以借助黄卓给他添置的残疾人轮椅下床慢慢走路。

   黄卓同志还兼顾了陈久福所在敬老院里的55位孤寡老人,有时给他们送点礼物,购置了很多书报,引导他们自娱自乐、互帮互助,组织了读书会、故事会——让识字、健谈的老人将有趣味、有价值的新闻故事、科技知识,讲读给其他老人听,引导他们用学到的保健、种菜常识强身健体、种植蔬菜,提高身体免疫力,添补改善伙食。15年来,黄卓同志平均每月两次独自从城里骑摩托车到村里(往返60多公里)照顾陈久福、看望孤寡老人,行程4万余里,免费送医送药,捐献衣物、书本、腊货、红包计1万余元。

  附一:新闻报道

  2012年11月7日下午,六安市文明办主任卢起祥一行先后前往武警支队、313地质队、交警支队和市广播电视台,分别为新当选的“六安好人”马善峰(敬业奉献)、宋如晟(诚实守信)、黄卓(助人为乐)、费松青(敬业奉献)颁发荣誉证书,并表示热烈的祝贺。

  新当选的六安好人纷纷表示,能够被评为“六安好人”,感到非常光荣和激动。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此次获奖为激励,更加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组织的关心厚爱。

  “六安好人”分为助人为乐好人、见义勇为好人、诚实守信好人、敬业奉献好人、孝老爱亲好人五个类别。遵纪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其事迹令人感动,身边群众认可度高。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道德模范和志愿服务活动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市文明委决定从2012年起,在全市深入开展“六安好人”、六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和“志愿服务典型”评选活动。

  附二:六安市8、9月“六安好人”候选事迹

  

黄卓(助人为乐


  一位普通人民警察和孤寡残疾人15年的感人故事被找寻、捡拾了起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感人的大善大爱。看到路边的残疾人,给他一块钱,或许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十五年如一日,视名利如淡水,像照顾兄长一样照顾一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残疾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的。但是,共产党员、二炮805旅退伍军人,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副科长黄卓却做到了。

  同是丧亲无助人

  黄卓的老家在我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江堰村,童年时,他就听说同村有位叫陈久福的村民患有先天性脊柱扭曲,头颅左偏、半身不遂,行动极不灵便。陈久福自小时母亲走失,父亲为谋生而忙碌,弟弟年幼,虽然腿脚不便,他还是要经常放牛。黄卓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幼童,也帮家里放牛。这个时候的黄卓,就对陈久福心生同情,但除了在他的牛缰绳执拗时拼命帮着拉上一把外,却无能为力为其提供实质性的救助。
  1996年,黄卓从部队退伍回到分路口镇江堰村,凭着在卫校和部队学习的医技当了一名村医,并专门打听到了陈久福的现状:其父前几年因车祸去世,肇事车辆逃逸,家里没有得到任何经济赔偿。三个弟弟相继成家外出打工,现在陈久福在帮人放牛,没有工资只管吃住。得知此事后,每次出诊经过陈久福居住的庄子时,黄卓都会顺道去看看他,免费为他送医送药、免费治病。

  二十五六岁的时候,黄卓的父母相继因病去世,让他感受到了失去父母、没有依靠的切肤之痛,更是身同感受的理解、同情陈久福的困境。在单位里,黄卓负责宣传和文秘工作,经常需要加班,但无论平时多忙多累,黄卓都会抽空在电话里问候一下老陈。只要他打电话求助,黄卓都会第一时间专程处理他的事,实在因为工作走不开,就电话委托亲友或村干部为他提供帮助。

  关爱备至十五年

  1997年,黄卓考到了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家从江堰村搬到了市里,有了更高救助孤苦残疾人的平台,他也将老陈“搬”到了自己的心里。虽然自己是个工薪族,家属也没有工作,孩子在城里读书,家庭经济负担也重。但爱心和责任让黄卓始终放不下,让他不离不弃眷顾着这位身残体衰的“老孤儿”。后来,因铁牛取代了耕牛,陈久福“失业”了,孤独一人生火做饭,生活非常凄苦。得知消息,黄卓一有时间,便去看他,给他带来吃的、用的,诊疗他的病痛,宽慰他的心理。

  2004年,为了给陈久福解闷和解决吃住的老大难问题,黄卓给陈久福在市某汽车修配厂找了份看门的工作,每天做些开门、关门、烧开水等小零碎活,工资是每月300元,经过黄卓的调解,又涨到了400元。陈久福每天认真的工作着,生活没那么苦闷了,黄卓也可以隔三差五的来看他,还经常送茶叶、食物,冷了备棉衣、热了有西瓜,端午拎粽子、中秋递月饼之外,逢年过节还给他端上美味佳肴,掏个小红包等。此时此境,陈久福的心情比在村里舒畅了。

  然而,2008年腊月,灾难再次降临,陈久福的左大腿摔断了,无法在修配厂继续工作,只能回到老家。但是,依照陈久福当时的状况,回村也没人照顾。思来想去,黄卓经过多次协调和村两委努力,第二年,陈久福被镇民政部门特批安置到了分路口镇第二敬老院,当时他年仅43岁,是敬老院最年轻的孤寡“老人”。

  刚开始住进敬老院,陈久福大小便不能自理,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不好,有时自暴自弃怨天尤人。黄卓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来看望陈久福,委托同村的孤寡老人帮助料理他的衣着起居。每周五晚上、双休日抽空给陈久福的伤腿做理疗和按摩,搀扶他重新艰难的学步,陪他说说心里话,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坚强的活下去。考虑到老陈不能行走,终日卧床心中烦闷,黄卓还专门给他送来小广播,让他睡在床上也能感知外面的世界。

  就这样,在黄卓这个精神支柱的温暖、呵护下,坚持了几个月后,陈久福的伤腿很快恢复了功能,逐步可以借助黄卓给他添置的残疾人轮椅下床挪步慢慢走路了。
单骑四万助残行

  在分路口镇第二敬老院,听说黄卓来了,窝在床上的陈久福很激动,嚷嚷着要起床。黄卓听见了,亲切的喊着“老陈!我来看你了!”便熟练的让他伸臂抬腿、提袖拉裤,很快帮他把棉衣棉裤穿了起来。扶着轮椅、难行的陈久福坐到了笔者面前。虽然吐字不清,说话比较吃力,但是陈久福还是执着的向笔者表达自己对黄卓的感激之情,一直絮絮叨叨不停的说话。
  “我要谢谢他,我们是一个村的,他照顾我十几年了,对我比亲兄弟还亲!”陈久福有些费劲、一字一顿的说。

  在采访中,让笔者诧异的是,敬老院里的55位老人几乎都认识黄卓,他们争抢着向笔者夸赞这位好警察。但是,让我们更加惊奇的是,敬老院院长却从未见过他。“黄卓,这个名字好耳熟,但是真人是第一次见到。他每次来的时候也不和我们打招呼,直接去找陈久福。有时还给全院的老人送点东西,前几天还给他们送来一大袋腊货(腌制的咸肉、咸鸡鸭等),也都是放下就走了。他属于做好事不留名的好人!”分路口镇第二敬老院院长余文华说。

  此情此景,让笔者想到了唐人王昌龄的一句诗:经纶精微言,兼济当独往。 笔者注意到,黄卓给老人们购置了很多书报杂志、《老人交通安全读本》、交通安全类宣传光盘等,还引导老人们自娱自乐、互帮互助,共同组织了读书会、读报会、故事会等——黄卓亲自物色,请教专人,让识字、健谈的老人将有趣味、有价值的新闻故事、科技知识,讲、读给其他老人听。同时,黄卓还积极倡导老人们用读书看报学会的保健、种菜常识强身健体、种植蔬菜,极力提高身体免疫力,添补改善伙食。

  听陈久福介绍,黄卓绝大多数时都是一个人骑着两轮摩托车,有时乘车到镇里、尔后步行五、六公里到老家照顾自己。风风雨雨,寒来暑往,算起来已经十五年了,很辛苦。我们为黄卓爱心助残的旅程估算了一笔账:平均每月按照两次看望老陈的话,每次往返50公里,15年下来,累积成为一个巨大的数字——约4万里!凭着对老陈无比关爱的责任心,黄卓硬是用自己的爱心和双脚,一天天坚持了下来,一步步丈量了出来!

  寂寥无闻乐行善

  “救助陈久福这件事,只有家里人知道,就连交警支队也没人知道此事。因为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无论是作为一名有幸走出去的村民,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人民警察,我都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坚持一如既往、竭尽所能的照顾老陈这样的孤苦残疾人。”

  十五年了,差不多是一代人的出生、成长的漫长历程,本来应该是传扬久远,人尽皆知。黄卓长期爱心助残,却是甘当无名不事张扬,寂寥无闻的做好事,平平淡淡的献爱心,用一颗平常心、仁爱心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和大爱之歌。

  “其实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我是争取用自己关心、关注、关爱孤寡残疾人的实际行动,以此微不足道的善举和爱心,带动身边更多的人自发加入到帮扶孤寡者、救助残疾人爱心工程的行列,与他们连心攀亲、结对帮扶,奉献爱心、共建和谐。我仅仅是留意了自己身边困苦者的实际,做了一个普通人应尽的一份力量而已。”黄卓平淡地说。

━━━━━━━━━━━━━━━━━━━━━━━━━━━━━━━━━━━━━━━━━━━━━━━━━━━━━━━
Copyright©laobing.com, Yingp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10)82073984 13436702401
版权所有 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