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网 >> 军事史林>> 军事人物>> 正文


军 事 人 物
━━━━━━━━━━━━━━━━━━━━━━━━━━━━━━━━━━━━━━━━━━━━━━━━━━━━━━

彭德怀元帅在金门炮战中

夏明星 许大强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58年夏天开始的炮击金门的战事,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作为这场战事的组织指挥者,彭德怀元帅的历史作用长期以来被忽视了。1993年4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怀传》中,有这样几处文字:“以贯彻庐山会议精神为主旨的军委扩大会议,于1959年8月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彭德怀揭发和批判的问题是极其广泛的:从平江起义的思想动机到庐山上书的政治目的,从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到1958年炮击金门时的组织指挥……无一不加以追查和批判。”在1958年炮击金门时的组织指挥方面,彭德怀到底有什么值得“追查和批判”?笔者通读全书,不禁产生疑问:当时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在这次炮战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议炮击金门,毛泽东致信强调“政治挂帅”

  早在1958年3月5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就提出炮击金门和马祖的问题。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彭德怀汇报说,“经过军委、空军和福州军区讨论”,拟定在七八月间调空军进入福建,并“准备在必要时轰炸金门、马祖”。3月8日,毛泽东批复同意进行准备,“但最后实行进入,到那时再作决定”。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爆发革命,第二天美国就以“保卫美国人生命安全”和维护黎巴嫩“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为借口,悍然出动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随后英国也侵入约旦。一时间,中东形势骤然紧张,成为世界矛盾的焦点。

  7月15日,美国又宣布在远东的陆海空军进入戒备状态。中东事件虽然引起台湾海峡局势进一步紧张,但这一事件毕竟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降低了它对台湾海峡的反应能力。而蒋介石却想趁火打劫,伺机扩大事态,在7月17日宣布国民党军处于特别戒备状态,同时加紧军事演习和空中侦察,摆出反攻大陆的姿态。

  为了有效打击蒋机窜扰,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牵制美国兵力,中央军委、毛泽东下定了炮击金门的决心。

  7月17日,彭德怀向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根据中东局势,空军要尽快入闽,炮兵准备封锁金门及其海上航运,总参谋部要立即拟订部队行动计划。当晚,毛泽东又召集军委及空军、海军领导人开会,指示说:为了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决定在金门、马祖地区主要打击蒋介石,牵制美帝国主义;地面炮兵第一次打10万至20万发,以后每天打1000发,准备打两三个月;两个空军师在炮击的同时或稍后转场到广东汕头、福建连城。会后,彭德怀连夜主持军委会议,作出具体部署:空军在27日转场,炮兵准备于25日炮击金门蒋军舰艇,封锁港口,断其海上交通。

  就在7月中旬,彭德怀还和总参谋长粟裕在北京主持召开作战会议,制定在金门、马祖一带实施军事行动的具体方案,主要研究了炮击金门及海、空军配合的问题。同时,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组建了福州军区厦门前线指挥部,任命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叶飞为前线指挥部指挥。

  彭德怀、粟裕拟订的准备于25日炮击金门蒋军舰艇的计划,上报毛泽东后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复。“至26日凌晨,参战的30个炮兵营已全部进入发射阵地,作好了射击准备。”彭德怀也有点纳闷:到底何时开炮?27日上午10时,毛泽东致信彭德怀和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内容如下:

  德怀、克诚同志:

  睡不着觉,想了一下。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势。彼方换防不打。等彼方无理进攻,再行反攻。中东解决,要有时日,我们是有时间的,何必急呢?暂时不打,总有打之一日。彼方如攻漳、汕、福州、杭州,那就最妙了。这个主意,你看如何?找几个同志议一议如何?政治挂帅,反复推敲,极为有益。一鼓作气,想得往往不周,我就往往如此,有时难免失算。你意如何?如彼来攻,等几天,考虑明白,再作攻击。以上种种,是不是算得运筹帷幄之中,制敌千里之外,我战则克,较有把握呢?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个原则,必须坚持。如你同意,将此信电告叶飞,过细考虑一下,以其意见见告。

  彭德怀接信后,非常赞同毛泽东“政治挂帅,反复推敲,极为有益”、“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个原则,必须坚持”的观点,当天就用电报把信的内容传达给了叶飞。叶飞后来回忆:接到毛主席的这封信后,我反复领会,感觉到这次炮击金门不同往常,因为它与整个世界局势密切相关。如毛主席信中说的,要“政治挂帅”,不能单纯从军事上考虑问题。从前线战备情况看,要完成这次关系重大的军事行动,当然也是准备充分一些更有把握。于是我和张翼翔、刘培善同志商议,觉得各项准备工作比较紧张。因福建沿海遭台风袭击,连降暴雨,公路、铁路塌方严重,桥梁冲毁几十座,部队也过于疲劳,特别是空军、海军入闽行动尚未完成,推迟炮击时间确实更为有利,因此,很快便复电表示坚决遵照毛主席指示办。

  接到叶飞和福州军区张翼翔、刘培善等人商议的意见后,彭德怀立即上报毛泽东,这就更加坚定了毛泽东关于“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的态度。

  调兵遣将,毛泽东安排彭、叶“朝夕相处”

  叶飞意见中的“推迟炮击时间确实更为有利”,理由之一“特别是空军、海军入闽行动尚未完成”,引起了彭德怀的高度重视。为此,他进一步组织协调了空军、海军入闽问题。

  在彭德怀的过问下,空军从7月中旬开始入闽,他还提议调志愿军空军司令员负责指挥这次大规模的空军转场入闽行动。7月27日,即毛泽东致信彭德怀当天,空军首批转场部队如期进入汕头、连城机场,接着便逐步向沿海机场推进。至8月中旬,一线机场已进驻了6个歼击机团。经过几次空中较量,我军初步掌握了前线的制空权。7月底,为统一入闽空军的指挥权,经彭德怀同意,成立了福州军区空军司令部,由聂凤智担任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也被调到厦门前线指挥部,指挥海军舰艇部队及海军航空兵、海岸炮兵入闽。

  与此同时,炮兵也调来了3个师和1个坦克团。这次调动都是晚上行动,重炮加上坦克,夜间经过福州开往前线,轰轰隆隆,连街道都震动了。飞机、军舰、大炮、坦克大举入闽,老百姓兴高采烈,纷纷议论说:“这次不但要解放金门,还要解放台湾呢!”至8月上旬,地面炮兵部队全部进入了阵地。阵地从角尾到厦门、大嶝、小嶝,再到泉州湾的围头,呈半圆形,大金门、小金门及其所有港口、海面都在解放军数百门火炮的射程之内。

  7月29日19时,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向叶飞传达了毛主席和军委彭副主席的指示:“由你们根据气象及目标情况自行掌握,打击目标主要是海上换防的舰艇和陆上目标,包括金门、马祖。”

  8月21日,为落实毛泽东“政治挂帅,反复推敲,极为有益”的指示,彭德怀指示叶飞赴北戴河向毛泽东当面汇报,彭德怀、林彪当时也在场。当日下午3时,叶飞在毛泽东住处把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炮兵的数量、部署和实施突然猛袭的打法,都一一进行了汇报。当时,作战地图没有挂在墙上,而是摊在地毯上。随着叶飞的指点,毛泽东、彭德怀、林彪的目光也在不断移动。8月22日,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决策:“那好,照你们的计划打。”毛泽东交待叶飞就留在北戴河指挥,并要叶飞跟彭德怀住在一起,希望他们朝夕相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方便叶飞及时向彭德怀汇报,二来也方便彭德怀当机立断向叶飞迅速下达指示。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对彭德怀的信任。不过,叶、彭并没有住在一起。据叶飞回忆:“毛主席要我跟彭老总一起住,可把我弄紧张了。我怎好和彭老总一起住呢?主席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不懂,也不好问。彭老总也没有派参谋来叫我住到他那里去。晚上我散步后回房间里,正在发愁,恰好王尚荣同志来,他说:‘老兄,主席不是交待你住到彭老总那里吗?’我说:‘我哪好去住啊!’王尚荣知道我为难,就说:‘我替你想了个办法,把专线电话架到你的房间里。’这下就解决问题了!我们商定,前线直接同我通话,我再通过他转报毛主席,毛主席的指示也由他转告我。我问:‘彭老总那里怎么报告呢?主席交待我同他住在一起的呀!’他说:‘你不要管了,此事由我办。’这位作战部长真会处理问题。”炮战过程中,王尚荣及时把叶飞的请求报告给了毛泽东和彭德怀,毛泽东和彭德怀的指示也及时传达给了叶飞。但是,庐山会议之后,批判彭德怀者无中生有,竟说“彭德怀架子大,不听毛主席安排”。炮击金门一开始是在北戴河指挥的,是毛泽东、彭德怀直接在指挥,厦门前线则由张翼翔、刘培善代替叶飞指挥。

  时刻关注炮战情况,一篇广播稿引起毛泽东批评

  8月22日,王尚荣与张翼翔通电话,根据总参谋长粟裕的指示:明天17时30分炮击按计划实施。明天炮击的目标,首要任务是打掉蒋军雷达;第一次炮击,按海岸炮0.4个基数,其他炮为0.5个基数,共计发射炮弹预计2.5万发。当天22时40分,彭德怀反复考虑总参谋部的报告后,致电王尚荣:“准用炮弹数l万至1.5万发,也可少于1万发。不要规定死了。”

  8月23日一大早,王尚荣在军委作战室与张翼翔通电话,告知张翼翔:

  彭总指示如下:炮击金门按你们的计划进行。即:中央军委无新的指示时,今日17时30分进行炮击(不再另告)。如中央军委有新的指示再告你们。第一次炮击可打1万到1.5万发,也可少于1万发,由你们掌握。

  8月23日傍晚,厦门前线部队近500门大炮一齐开火,不到一个小时就打了近2万发炮弹,整个金门岛顿时淹没在硝烟之中。短短的七八分钟,蒋军所有的通信联络全被打断,雷达站全被摧毁,作战指挥中心和炮兵指挥所与各炮兵部队全部失去联络。

  蒋军遭受打击后,迅速组织反击,大小金门、大担岛、二担岛上的蒋军火力互相支援,倒也颇具声势。8月26日19时,彭德怀通过王尚荣向张翼翔传达指示:

  一、想个办法把大小金门、大担、二担岛以火力予以分割,使其不能互相支援;二、设法封锁金门飞机场,以炮火打击敌运输机(舰)等;三、以我之炮舰打击敌人的小型舰艇;四、前面考虑一下是否使用探照灯;五、对马祖之敌,现我们对他们保持平静状态,他们不打我们,我们也不打他们,他们打我们时,我们即狠狠地打他们,但我们要作好打的充分准备。

  遵照彭德怀的指示,厦门前线部队成功分割了蒋军炮火,金门陷入一片火海。

  美国摸不清解放军大规模炮击金门的意图,于是立即下令调兵遣将。美军当年的行动比较迅速,不到10天,台湾海峡的美国海、空军力量便大大增强。另外,在中东地区的第六舰队的一些舰只也驶向台湾海峡。

  炮击金门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战形式。按照毛泽东的最初预想,是要通过炮击来封锁金门,最终迫使蒋介石集团放弃金门,达到收复金门的目的。在8月23日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言简意赅地说:我们的要求是美军从台湾撤退,蒋军从金门、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8月25日,毛泽东在另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上说:从这几天的反应看,美国人很怕我们不仅要登陆金门、马祖,而且准备解放台湾。其实,我们向金门打了几万发炮弹,是火力侦察。我们不说一定登陆金门,也不说不登陆。我们相机行事,慎之又慎,三思而行。……美国同国民党订了共同防御条约,防御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在内,没有明确规定。美国人是否把这两个包袱也背上,还得观察。打炮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侦察蒋军的防御,而是侦察美国人的决心,考验美国人的决心。

  据《毛泽东传(1949—1976)》载:“在参与指挥的军事领导层里,并不是都明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作战意图。”诚如叶飞所言:“从前线我们这些人的感情上说,当然都在盼着毛主席下命令登陆了。”从8月27日起,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用厦门前线指挥部的名义,连续播发一篇广播稿,敦促防守金门的国民党军官兵放下武器,其中提到“对金门的登陆进攻已经迫在眉睫”,引起外电的关注。这篇广播稿,彭德怀事前已闻,但没有提出异议。9月1日前后,毛泽东从外电报道中得知了这一情况,严厉批评这是违反集中统一原则。当时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因此主动承担了责任。毛泽东责成中央军委起草了《对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军事斗争的指示》,9月3日经他审阅修改后下发。这个指示指出:“解放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虽然属于我国内政问题,但实际上已变成一种复杂严重的国际斗争,我们不要把这个斗争简单化,而要把它看做是包括军事、政治、外交、经济、宣传上的错综复杂的斗争。”言下之意,一些领导同志“把这个斗争简单化”,以为是单纯的军事问题。

  署名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表明共产党中国既不怕打仗,也有和平诚意”

  8月31日至9月21日,由于金门炮战事实上进入“打打看看,看看打打”阶段,彭德怀奉命到东北地区视察,解决军事工业生产、改进驻厂军代表工作、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和军事技术学校办学方针等问题。不过,他通过作战部长王尚荣的汇报,时刻关注着金门的战况。

  9月30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如果在台湾地区“有了可靠的停火”,在金门、马祖保持大量部队就是“愚蠢的”、“不明智的”;美国“没有保卫沿海岛屿的任何法律义务”。这时,美蒋在金门、马祖撤军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美国企图逼迫蒋介石接受“划峡而治”,以实现“一中一台”的图谋,因而拼命要求台湾海峡“停火”。

  10月1日,彭德怀发表国庆九周年阅兵讲话,义正辞严地警告美国: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但是,决不怕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如果美国侵略者不顾中国人民的警告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强把战争加在我们头上,那末,我国人民,必将团结在保卫伟大祖国的神圣旗帜下,为反抗侵略而战,为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为保卫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而战。

  10月6日,由毛泽东撰写、以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回荡在金、马上空: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军民同胞们: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美国人总有一天肯定要抛弃你们的。……杜勒斯9月30日的谈话,端倪已见。站在你们的地位,能不寒心?归根结底,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十三万金门军民,供应缺乏,饥寒交迫,难为久计。为了人道主义,我已命令福建前线,从10月6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之间并无战争,无所谓停火。无火而谈停火,岂非笑话?台湾的朋友们,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并予熄灭。这就需要谈判。当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究竟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善。何去何从,请你们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 彭德怀

  后来,美国国际问题专家曾经如此评价:“以能征善战、唯一和美国人交过手的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毛泽东是别有深意的:中国最能征战的元帅也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表明共产党中国既不怕打仗,也有和平诚意。”

  《告台湾同胞书》引起了西方的关注。据人民日报1958年10月9日报道《西方舆论重视彭部长文告》:英国、法国和西德的报刊十分重视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伦敦所有的报纸在6日都刊载了关于彭德怀部长这一文告的报道,许多报纸用通栏标题登在第一版。《泰晤士报》刊载了文告的全文。这家报纸的社论认为,彭德怀元帅的文告中关于美国人总有一天要抛弃台湾当局的提醒“在某些地方将击中要害”,他向台湾军民同胞发出的呼吁使金门的蒋军官兵“可能为之动心”。……西德和西柏林一些重要报纸7日对彭德怀部长的文告也十分注意。《世界报》和《波恩评论》等报纸都发表了社论。

  10月8日,苏联的《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说:“所有爱好和平的世界公众都以极大的注意和满意的心情,欢迎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告台湾同胞书,并且给中国的以和平方式消除内部争端的意图以极高的评价。”

  10月10日,在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许多起义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在座谈《告台湾同胞书》时,一致表示热烈拥护,并联名写了《告台湾蒋军高级将领的信》。在信上签名的有卫立煌、郑洞国等,他们在信中情深意重地告诉身在台湾的袍泽们、老朋友们:和乎?战乎?这是你们的生死荣辱的问题。为了你们自己,为了你们子孙,为了台湾人民,希望你们能积极促成和平谈判。在大陆的亲友正等待你们!盼你们在爱国一家的号召下,和祖国人民一道,把美帝国主义赶出台湾去。

  “我们是有自由权的,要打就打,要停就停”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台湾顿时军心大乱,美国加紧策划蒋军撤出金马、实现“划峡而治”的阴谋,蒋介石拒不撤出金、马。为扩大美蒋之间的矛盾,毛泽东决定趁热打铁。10月13日上午,以彭德怀名义发布了毛泽东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

  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同志们:

  金门炮击,从本日起,再停两星期,借以观察敌方动态,并使金门军民同胞得到充分补给,包括粮食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他们固守。兵不厌诈,这不是诈。这是为了对付美国人的。这是民族大义,必须把中美界限分得清清楚楚。我们这样做,就全局说来,无损于己,有益于人。有益于什么人呢?有益于台、澎、金、马一千万中国人,有益于全民族六亿五千万人,就是不利于美国人。……台湾的发言人说:停停打打,打打停停,不过是共产党的一条诡计。停停打打,确是如此,但非诡计。你们不要和谈,打是免不了的。在你们采取现在这种顽固态度期间,我们是有自由权的,要打就打,要停就停。……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这是我们六亿五千万人民的神圣任务。这是中国内政,外人无权过问,联合国也无权过问。……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切切此令!

  国防部长

  彭德怀

  国防部的命令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好评。10月14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报》发表社论说:“欢迎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命令对金门炮击再停两星期。”“这项措施显然是为了号召台湾、金门和马祖的中国人民一起来阻止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此外,这也是为了实现中国人民一致的决心,以便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包括台湾和邻近的岛屿)的势力。”针对美国有人鼓噪彭德怀的命令是对美国“停火”建议的回应,“是一种立场软化的表现”,社论指出:“中国政府采取目前的措施绝不是由于软弱。相反地,这是由于它充分相信自己有力量来保卫自己的权利和击退任何进攻。”

  这时,金门炮战中,“我们是有自由权的,要打就打,要停就停”,主动权完全在中国大陆这边。于是1958年10月15日至11月8日,彭德怀奉命视察西北地区军队和地方大跃进的情况,并通过总参谋部掌握战事情况。

  但是,蒋介石认定大陆在搞“诡计”,美国也不甘心受“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的“命令”约束。于是,从10月19日夜到20日晨,蒋军在金门海域引入美军护航达5个小时之久,毛泽东认为,“这是公然违反我们暂停炮击的条件。是可忍,孰不可忍?”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坚持顽固态度,拒不接受和谈,加紧战争准备,高叫反攻大陆”。毛泽东决定恢复炮击。

  10月22日下午3时,在蒋介石邀请杜勒斯访问台湾的前一天,身在西北的彭德怀发布国防部命令:“我军停止炮击金门命令,宣布无效。……必须恢复炮击,以示惩罚。”

  当天,“十五时正,彭德怀部长恢复炮击的命令传到了前线各炮位,严阵以待的炮手们迅速作好了一切战斗准备。沉寂了十四天的无数门大炮,昂首直指金门。十六时,惩罚性的炮击开始了。大群大群的炮弹呼啸着直奔金门蒋军阵地而去。”

  在我军恢复炮击的第二天,杜勒斯黯然来到台湾。当时,合众国际社认为,解放军恢复炮击是“直接打了杜勒斯一记耳光”。10月21日,印度尼西亚《东星报》也发表社论指出,美国又一次向金门“护航”,是对中国主权的挑衅。彭德怀元帅下令恢复炮击金门来回答这种挑衅行动是很自然的。

  “我们在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时,总还没有像处理炮击金门、平定西藏叛乱等政治问题那样得心应手”

  对蒋军恢复炮击,是为了“以打促谈”,在达到惩罚目的后,毛泽东又撰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于10月25日以彭德怀的名义发表: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军民同胞们:

  ……美国的政治掮客杜勒斯,爱管闲事,想从国共两党的历史纠纷这件事情中间插进一只手来,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损害中国人的利益,适合美国人的利益。就是说,第一步,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湾。如不遂意,最毒辣的手段,都可以拿出来。你们知道张作霖将军是怎样死去的么?东北有一个皇姑屯,他就是在那里被人治死的。……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大小岛屿上的军民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应,包括粮食、蔬菜、食油、燃料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你们长期固守。如有不足,只要你们开口,我们可以供应。……同胞们,不,我们希望你们加强团结,以便一致对外。打打停停,半打半停,不是诡计,而是当前具体情况下的正常产物。不打飞机场、码头、海滩、船只,仍以不引进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我们只是希望你们不要屈服于美国人的压力,随人俯仰,丧失主权,最后走到存身无地,被人丢到大海里去。我们这些话是好心,非恶意,将来你们会慢慢理解的。

  国防部长

  彭德怀

  毛泽东以彭德怀名义发表的这篇文稿,公开揭露了美国某些人可能通过把蒋介石变成“张作霖第二”的形式,扶植代理人上马,进而达到托管台湾的目的。同时,文告承诺“……包括粮食、蔬菜、食油、燃料和军事装备在内……如有不足,只要你们开口,我们可以供应”。这让美国人直犯嘀咕:在台湾的美军不得不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军阀出身的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会与彭德怀元帅进行私下接触。让美国人担心、让蒋介石放心,这正是毛泽东追求的目标;执行“双日不打,单日打炮”,就是给蒋军以喘息的机会,让炮战延续下去,使蒋军不能像美国期望的那样从金、马撤军。毛泽东后来说过:“金门打炮,就是帮助蒋介石守住金门。”

  炮击金门在打打停停的情况下很快进行了一年。1961年12月中旬,福州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主动停止炮击,只是在单日向金门打出宣传弹。此种军事斗争一直持续17年之久。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完全停止对金门的炮击行动。

  对于金门炮战的组织指挥,彭德怀是非常满意的。1959年7月14日,他致信毛泽东反映大跃进情况,其中就有这么一句:“我们在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时,总还没有像处理炮击金门、平定西藏叛乱等政治问题那样得心应手。”这里指的“我们”,是以毛泽东为首、包括彭德怀在内的中国党政军领导人,表明彭德怀在金门炮战中的作用不能忽视。

  精品集萃  

 

战友重逢
战友资料寻找战友

老兵红娘  
交友信息交友意向表

 
 
 
 


Copyright© 2000-2008 老兵网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8519529 13371713807

京ICP备0501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