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网>>军事史林>>风云驰骋>>正文
风 云 驰 骋
————————————————————————————

刘邓铁军过洪安挺进大西南

文/刘发生、文明


  在革命老区、渝东南边陲的秀山苗岭山寨,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1949年11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亲率第二野战军,一举攻克洪茶渡口,解放军搭浮桥,从对岸的湖南茶洞入川,进入川东重镇洪安,几十万大军在桥上走了七天七夜。

  在边城洪安复兴银行的二野司令部,刘、邓首长制定了进军重庆、成都,解放大西南的作战计划,二野司令部用自带柴油机发电,满街灯火通明。

  昔日边城苗寨第一次灯火通明用上电灯。刘邓首长走上街头,亲切看望父老乡亲,留下佳话。

这是刘邓首长率领二野前委、二野司令部进入洪安后,住在洪安街上一座“封火桶子”的复兴银行。

  向全国进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过大江,宁、沪、杭相继解放。8月,湖南长沙和平解放。

  1949年11月1日,刘伯承、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与从川北入境的贺龙部队遥相呼应,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进军大西南,刘、邓大军由湖南常德沿川湘公路向重庆挺进。

  国军把守:烧桥毁船阻铁军

  1949年11月6日下午,刘、邓大军3兵团12军36师106团前卫部队,到达花垣县吉峒坪。

  国民党守军派兵把守,封锁了洪安与茶洞之间的所有通道,把停靠在水路的上百船只,全部放到上、下游偏远处港汊中隐藏,截断水路交通;并放火烧掉了川湘公路跨入西南唯一的茶洞大桥,截断陆路交通,妄图阻止刘邓大军入川。

当年解放军扎木筏,搭建浮桥渡过大部队的情景

  搭设浮桥:解放军进入西南第一镇洪安

  解放军先头部队在两岸百姓的协助下,用木船改装成简易渡船,在重机枪强大火力的掩护下,20多个搬运工人撑着船,载着数十名解放军战士向洪安码头边打边进,洪安守敌一触即溃,向县城方向仓皇而逃,战斗不到半个小时就宣告结束,解放军胜利进入大西南第一镇——洪安。

  随后,他们在清水江上架设浮桥,让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向秀山挺进。

  解放军搭浮桥,大军从对岸的湖南茶洞入川,进入川东重镇洪安,几十万大军在桥上走了七天七夜。

  刘邓首长率领二野前委、二野司令部进入洪安后,就住在洪安街上一座“封火桶子”的复兴银行里。将复兴银行作为临时指挥部;把原为洪安“四大商号”的永诚号、益和号、复康号、集丰号的房屋,作为二野司令部的驻扎地;

  刘邓首长在这里研究部署了成都平原会战,调整了解放重庆的部署及相关事宜。

  当晚,二野司令部用柴油机发电,满街灯火通明,刘邓首长走上街头,亲切看望了当地的父老乡亲。

  次日早晨,部分战士向秀山县城挺进,沿路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中午,解放军十二军三十六师一0六团进入县城,秀山宣布解放。一部分战士驻守洪安,继续清剿逃跑的土匪和国民党部队的残余力量。

  拉拉渡口:船工吴堂海记忆犹新

拉拉渡口边的船工吴堂海,他对刘邓首长过洪安记忆犹新

  在边城拉拉渡口,许多人都知道船工吴堂海,他是当年看到刘邓大军进入洪安的亲历者。

  他说:“我家就住在拉拉渡口的上面,一天下午,我目睹了刘邓大军过江。后来,听父亲说是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部队到了洪安,过江后,就住进了当时的复兴银行。”

  据吴堂海回忆:1949年11月6日下午,当时他在上小学一年级,放学回家时听到河对面传来一阵枪声。几分钟过后,连接洪安和茶峒的一座木桥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约燃烧了3个小时。

  吴堂海说,枪声响后,一个穿着便衣的人匆匆跑进住在他家屋对面国民党部队的驻地。便衣进去后,有五六个人拿着机枪,钻进门前一个碉堡里。不一会,我看到河的对面有好几百穿着黄色制服、头戴五角星帽的军人,将大炮和枪口瞄准了对岸的碉堡。不到10分钟,国军一个排的兵逃跑了。

  当天下午,和国民党驻军一起逃跑的,还有复兴银行里的5名职员。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向当地群众租用木船渡江,两岸的群众,纷纷将自家的木船提供给解放军过河。

  当时木船不够用,很多群众将家里的木板和门板,扛到岸边,为解放军扎木筏,搭建浮桥过渡。

  大约在晚上7点左右,过渡到对岸的两个干部模样的人,站在渡口上方宣布“洪安和茶峒解放了,群众再也不会过受压迫和剥削的日子了!”

  后来,听大人们说,站在渡口喊话的两人,就是刘伯承和邓小平。

当年刘邓大军攻占洪安作战示意图

  洪安二野司令部:永远的红色记忆

  如今在洪安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和“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陈列馆”里,存放着当年刘邓大军用过的军用床被、座椅、马灯、手电筒、手枪套、子弹套、雨具等军用品。

  在陈列馆里,还能看到当年渡河用的一只小木船、作战图片,摆放着有立体地形作战沙盘,标着进军路线。还有两幅大图,一是二野进军大西南战略态势图;另一幅是进军大西南路线图等物品,向人们讲述当年刘邓大军西过洪安、解放大西南的硝烟岁月。

  当年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的英雄画卷,激励着渝湘黔三省(市)交界洪茶渡口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洪茶渡口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洪安二野司令部,成为人们永远的红色记忆。

 

  精品集萃  

周总理关心父亲程潜的故事
段苏权将军与土家汉子的血肉情缘
读懂父亲:怀念李九龙上将
回忆韩怀智
女兵战友,你活在我的记忆中
李化民与一三二师
西路军问题的历史考察
跳伞
穿绣花鞋的小女兵

兄弟,我带你回家
西路军问题的历史考察
女兵战友,你活在我的记忆中
平平淡淡也是真
议论淞沪会战,蒋介石输得耻辱
我给俄罗斯坦克做胃镜
我的西藏我的师
我心中的彩霞
中印反击战中的丁盛将军
走进大饥荒的中心地带
青玉案:悼李韧
当年马共战斗生活的珍贵照片
赵尚志功过评说
隆重纪念自卫还击作战30周年
国共抗日阵亡将领比较
毛泽东在林彪事件前的关键决策
铁军抗震救灾剪影
音频:那里坟茔中的一缕英魂
夜话上甘岭聂济峰将军赴朝作战回忆
洗衣歌编舞:进藏老兵的见证
“东突”恐怖分子历史探源
老兵乐器行里的小老板
朝鲜战争至今争论不休14个问题
揭秘真实的大渡河战斗
台儿庄战役与桂南战役历史真相
老山兰战地寻踪
清军为什么打不过八国联军
关于南京保卫战惨败的8个关键
人称大胆将军,众谓落难英雄—为丁盛少将辩护
云南十八怪趣闻(附图)
老侦察兵"大老包"警探故事
战场上的军人为什么恨女人?
英烈妻女的南疆魂
一个帮助美国人摆脱"9.11"阴影的中国老兵
炮兵指挥连长的战地日记
趣话火炮的种类

 
 
 


Copyright© 2000-2018 老兵网北京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8519529 13436702401

京ICP备05013795号